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江西省新余市局黨組始終樹牢抓好黨建工作就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始終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黨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能夠提高政治站位,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加強幫扶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駐村干部,創新“黨建+精準扶貧”工作,以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跑出了扶貧工作的加速度。
一是領導重視,共謀脫貧之策。新余市局黨組對脫貧工作十分重視,并把脫貧工作納入到每月的黨組議事工作中,作為黨建每月的重點工作。領導干部每人與扶貧村一名貧困戶實行“一幫一”結成對子,落實每月一次走訪,重大節日必須走訪,經常通過電話詢問情況,做到對貧困戶家庭和個人情況掌握“一口清”。與鄉鎮、村委干部聯合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落實每月召開一次例會,綜合分析研究貧困戶脫貧情況,年度制定的扶貧項目和產業的完成情況。每季度召開一次脫貧攻堅聯席會議,主要分析年度脫貧攻堅任務目標完成的進度和質量情況,以及扶貧資金到位與遇到的困難和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一一討論分析研究,制定措施,拿出解決的辦法。今年,由于疫情原因,給脫貧工作任務增加了壓力。2月中旬市局黨組書記、局長(經理)余堅同志帶領“班子”人員戴著口罩深入到扶貧一線,走訪了解貧困戶情況,與鄉鎮、村干部一起研究年度“黨建+產業扶貧”工作,認真研究分析扶貧項目的可行性與持續性,研究細節,預測成效。同時,要求各級人員做到群策群力,利用干部職工的親戚朋友,用足手中資源,發揮各級人員的最大能量,集中向脫貧攻堅工作上聚焦,堅決實現脫貧路上一個也不少的目標任務。
二是支部互動,共想脫貧之法。2019年市局扶貧點調整到了開發區水西鎮珍田村,在走訪調研的時候,得知珍田村是“軟、弱、渙、散”的黨支部,黨組迅速要求黨建科創新“黨建+精準扶貧”工作,幫助他們實現黨支部“軟、弱、渙、散”問題摘帽。市局黨建科第一時間深入到珍田村進行調研,召開座談會,進行分析查找問題癥結,共同研究提升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的方法,建立了“三互”(互幫、互學、互助)活動的長效機制,起到了凝神聚力的作用,助推了脫貧攻堅任務的加速完成。之前,黨支部“一班人”主要存在親和力不足,號召力不強,執行力不夠等問題,問題的癥結又在于宣傳的力度薄弱,不能夠及時將所做的事情和政府的精神及時傳達到每個村民。為此,市局黨建科與珍田村黨支部共同籌劃在村委門口完善制作了10個板塊,及時的將中央政策、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領導關懷、扶貧工作、廉政建設、黨員先鋒、身邊典型等進行宣傳,并對貧困戶進行“進步之星”“創業之星”“好人之星”等評選,每月一小評,每季度一大評,相片上光榮榜,提振了脫貧信心,凝聚了人心,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融洽了支部“一班人”與村民的關系。2020年6月,黨支部將宣傳板塊延伸到每個自然村,將中央精神和扶貧工作要點及成果,入心入腦,真正成為貧困戶脫貧的信心和決心。支部“一班人”通過帶領村民“拆三房、建三園”活動,創新“扶貧+”工作,以干實事、出實績的工作服人,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認可,提升了支部戰斗力。
三是黨員參與,共助脫貧之力。市局黨建科積極創新“黨建+精準扶貧”工作,為珍田村黨支部實現脫貧工作出謀劃策,充分調動黨員幫助貧困戶的積極性,經常把“主題黨日”活動開到貧困戶的田間地頭,為93歲貧困戶胡全仁挖芋頭,為殘疾人貧困戶曹長青挖紅薯,為貧困戶種植玉米,進行帶貨回家,既解決了貧困戶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又解決了農產品滯銷的難題。今年,市局成立青年干部理論學習小組,實行黨建帶群建模式,深入到貧困村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幫助貧困戶打油菜籽、播種玉米、撈小龍蝦、種植柚子樹等。2019年至今,各支部組織黨員到扶貧村開展活動10次,參加黨員210余人次,自發采購芋頭300多斤、紅薯500多斤、小龍蝦400余斤、雞蛋2000余枚、土雞20只、泥鰍30斤、黃鱔20斤、玉米500余斤等,助力了貧困戶加速脫貧的步伐。
四是專干牽引,共走脫貧之路。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黨組選優配強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實行全脫產的扶貧,并且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大力的支持。扶貧工作隊員能夠樹牢“把脫貧工作當作自己的事來完成”的思想,與村干部一起共謀脫貧之策、共想脫貧之法、共做脫貧之事,做到脫貧路上一個不少、一事不掉,對扶貧農產品的銷售做到盡心盡力,想一切可以想的辦法,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完成一切有可能做到的工作,發揮身邊所有人的正能量,為脫貧攻堅工作提速。一年多來,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共為貧困戶代辦事件192起,通過微信朋友圈、直播帶貨、黨員干部愛心接龍等方式,銷售了小龍蝦6萬多斤、鴨子8000只、土雞150只、雞蛋3200個、鴨蛋1300個、鵝蛋500個、泥鰍260斤、黃鱔160斤等,使16名貧困戶成功脫貧,帶動了12名貧困戶就業,為32名貧困戶實現了增收增產,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中跑出了加速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