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經營中,常常發現這樣的現象:兩家距離不遠的店鋪,為了多賣貨多賺錢,各自在店門口拉客搶生意。有的為了吸引顧客,還惡意壓價,相互砸價。結果兩家關系緊張,輕則不相往來,視為“冤家”,重則發生語言和肢體沖突,成了“敵人”。那么,如何看待“搶生意”?且聽幾位零售戶的觀點和做法。
開店非擺攤 拉客傷和氣
鑫鑫便利店 劉女士:首先,我反對店前拉客搶生意。理由有三:一是開零售商店不是擺地攤,店主也不是小商販。零售店所銷售的商品是大眾日用品,質量價格差異不大,經營模式大致相同,且都有固定的門面,無需吆喝,也沒有必要拉客。二是拉客雖然能讓顧客進了你的店,提升了零售業績,但會引起同行反感和反對,甚至引發矛盾和糾紛。三是長期拉客,也會讓顧客產生反感。因為有的顧客在一家商店購物習慣了,如果你老在店門口拉客,一次可以,給你面子,但老這樣,人家就會躲你。
提醒
俗話說,國有國法,行有行規。開店做生意,靠的是誠信經營、童叟無欺,靠的是優質服務、公平競爭。雖說店前拉客不是違法行為,但肯定是遭同行指責的餿主意、壞做法。因此,建議零售戶要遵守行規,不要破規。事實上,守規矩是增強零售戶之間信任,增進和諧關系、促進誠信互助小組建設的重要途徑。
貨真價實 不請自來
方圓煙酒店 黃先生:生意是做出來的,不是拉出來的。我的商店位于縣城十字路口,周圍有三家零售同行。每天,總有一群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農民工路過,進店買煙。今年受疫情疫情,家家生意不好做。為了拉攏顧客,我發現,對面的一家店主經常在門口拉籠農民工進店消費。可后來,這些農民工不去他的商店買煙。我問為什么?其中一個說:那家商店賣假煙。店主是個笑面虎。上了一次當,再不上第二回當了。
提醒
同行之間,競爭是必要的,前提是貨真價實,守法經營。做到了這一點,顧客不請自來,消費群體穩定,生意肯定紅紅火火,蒸蒸日上。如果用拉客的方式和同行搶生意,甚至欺騙顧客,到頭來,只能是拉客客不來,聰明反被聰明誤。
公平競爭 切莫砸價
人和超市 張女士:顧客進店消費,有選擇的權利和自由;貨比三家,也是消費者的心理習慣。誰家的貨好,價格合理,服務好,就到誰家消費。拿我的超市來說,過去,街道上只有我一家,顧客多,生意好,沒有太大壓力。如今,街上開了三四家超市。顧客分流,銷售下降,經營壓力明顯增大。有個店員給我出主意:吸引顧客最好的辦法是降價銷售,刺激消費。但我不打降價牌,不走捷徑。有一回,在客戶誠信互助小組會議上,我給同行講:超市多了,未必壞事。如果靠砸價、惡意競爭拉攏顧客是不行的,這樣會走進經營“死胡同”,導致兩敗俱傷,沒有贏家。只有誠信守法經營,在服務上下功夫,才能繁榮市場,共存共贏。
提醒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零售要的生存,守法是前提,服務是靈魂。現實中,為何有的店鋪生意紅火,有的門可雀羅?究其原因,不在乎你的店鋪面積多大,裝修檔次多好,拉客多少,而在于你是否把顧客真正當“上帝”看,是否讓顧客每次高興而來,滿意而歸?這個道理誰都懂,關鍵看承諾、見行動。
搶生意 方法要正確
紅紅煙酒店 董先生:有人說我搶生意,不道德,可我覺得,我的“搶法”正確,是腳勤手快換來的。比如:親戚朋友熟人過紅白喜事,只要我知道的,就積極電話聯系,承諾送貨上門,不誤事,在價格上適當優惠一點,還答應退貨。這樣以來,戶主高興,沒有后顧之憂,也樂意給我介紹新顧客。
在日常經營中,我還出店經營。當然,不是把煙酒擺在門前叫賣,而是為過路的司機提供“窗口”服務。只要司機在店前,不下車購物,我就跑腿,為他們提供特色服務。周圍有些同行看不慣我的做法,說我為了賣一盒煙,像個店小二,有損老板形象。聽了他們的風涼話,我不生氣,反倒心里踏實,也甘心情愿當個店小二,搶同行看不上的小生意。
結語
都說同行是冤家。究其原因,恐怕都是為了各自利益,擔心猜疑對方使手腳,搶生意。筆者認為,零售行業本身是服務行業,論利潤也不是很高,全憑店鋪信譽和日積月累,像拉客、降價砸價、惡意競爭去搶生意,實不可取,也只能是短期行為,不會長久。
再說,今天拉了一個顧客,多賣了一盒煙,發不了大財,卻斷了與同行之間的信任,失去了“盟友”,甚至反目成仇,互不往來。這個結果,恐怕不是每個零售戶愿意看到的,也不是客戶誠信互助小組所倡導的。
因此,還是奉勸那些靠小聰明投機取巧的店主,多把心思用到正道上,筆者也總結了一段“順口溜”,供大家參考。
各位客戶聽我言,開店都想掙大錢
守法經營是根基,誠信互助是關鍵
正當生意人人搶,違法違規要離遠
拉客不是好辦法,砸價更遭同行罵
商店就是咱的家,低頭不見抬頭見
遵守行規冤家少,同街經營互助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