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晗經常到種植基地查看草莓長勢、病蟲害防治情況。 馬程攝
人物簡介
肖晗,出生于1992年,現任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2015年11月起至今,擔任昭覺縣灑拉地坡鄉姐把哪打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期間,肖晗帶領村民發展特色農業,為涼山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作出貢獻,先后榮獲“四川省優秀第一書記”“四川煙草商業十大青年榜樣”等稱號。
外面天寒地凍,棚內溫暖如春……在四川省昭覺縣灑拉地坡鄉姐把哪打村,10月20日,冬還未到雪已至,但在村道旁連成片的大棚里,溫度卻始終保持在23℃左右,并沒有影響到草莓的長勢。10月21日一大早,姐把哪打村駐村第一書記肖晗就來到高山生態草莓園查看情況,他說:“下了一晚上的雪,還是過來看看才放心。”
在姐把哪打村的大棚里,肖晗活學活用,將涼山煙區在煙葉生產中使用的新技術應用在了草莓種植上:引進“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定量精準施肥,節水節肥節約人力;推廣應用“七星瓢蟲+蚜繭蜂”立體防控蚜蟲技術,使用生物菌劑防治病蟲害和物理防治措施,強化病蟲害綠色防控,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借鑒煙葉全程質量追溯體系,明確產品標簽和身份識別代碼,實現產品質量信息共享、質量安全溯源管理。
“2019年,我們種植了280畝高山生態草莓。因為和其他冬季草莓‘錯峰上市’,4月高山生態草莓開始上市,一直持續到12月,為村里帶來了近160萬元的收入。今年,我們引進了專業化公司,計劃將規模擴大到3000畝。其中,1800多畝已經種下了草莓幼苗,明年4月就會有產出,另外1100多畝已經在建棚過程中了。”肖晗向記者介紹。
灑拉地坡,在彝語里是“水草肥沃、向往陽光的地方”,但以前這里卻是“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姐把哪打村地處大涼山深處,位于海拔2500~3100米的高寒山區,氣溫低降雨多、耕地少沼澤多,群眾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觀念落后、缺乏技術技能、無增收門路等因素給脫貧之路帶來較大阻力。
在帶領村民與貧困作斗爭的五年時間里,肖晗逐漸意識到,拔掉“窮根”,必須要找到適宜當地發展的特色產業,而發展特色產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唯有利用科學技術才能帶領村民謀得出路。
產業扶貧是實現脫貧的關鍵。為了發展當地特色可持續產業,肖晗借助當地農業農村局、西南交通大學、昭覺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等各方力量,在文獻、資料中找答案,在老師、同事中尋幫助,將科研院校的各項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到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符合當地實際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體系。
為了讓當地彝族群眾相信“土地里面有黃金”,肖晗一開始傾向于短平快的項目,利用涼山州煙草專賣局(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共建的“院企聯創煙葉技術中心”,充分借助其強大的科研技術力量,篩選出光葉紫花苕、“青薯9號”馬鈴薯、“四季”草莓、“中天”玫瑰、“秀綠”花菜、“紅葉”萵筍、豌豆莢等7個適宜種植的特色項目,為當地村民脫貧增收帶來了希望。
在與群眾交流過程中,肖晗觀察到,姐把哪打村擁有豐富的草場資源,幾乎家家戶戶養黃牛,但原來養殖的黃牛因為品種原因,個頭小、肉質差,一頭僅能賣4千元左右,經濟效益低,難以形成致富產業。為此,肖晗通過昭覺縣農業農村局為村里引進了西門塔爾牛,并經常邀請相關專家進村入戶向村民傳授養殖技術,引導全村養殖西門塔爾牛。目前全村共養殖西門塔爾牛400余頭,其中貧困戶戶均養殖1.5頭。
在當地政府和行業的扶持下,肖晗采取“公司+農戶”合作模式,流轉820余畝土地種植四季玫瑰,為群眾增加土地流轉收入40萬元。與此同時,肖晗還注重靠科技力量延伸加工產業鏈條,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共建精深加工平臺,開發出草莓醬、玫瑰鮮切花、牛肉干、羊毛制品等12類產品,進一步提高特色產業附加值。
“單玫瑰花一項,就開發了一系列包括玫瑰花茶、玫瑰花醬、玫瑰餅、玫瑰酒、玫瑰純露等產品。通過玫瑰開園節、大涼山展銷會、縣電子商務平臺等推廣銷售,現在銷路非常好。去年9月,合作社玫瑰花產品還成功亮相第一屆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博覽會。”肖晗笑著說。
“種植光葉紫花苕等綠肥,能為西門塔爾牛和半細毛羊提供優質飼料,帶動畜牧業發展,牛、羊糞又可以通過生物菌劑發酵再還田為草莓、玫瑰、蔬菜等提供養分。為了更好地發揮循環效益,我們還利用牛、羊糞便養殖蚯蚓,再用蚯蚓為種植區松土,最后喂養生態雞,雞糞又成為有機肥料,形成新的增收循環鏈。”受涼山煙草在促進煙農增收過程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啟發,肖晗還在姐把哪打村積極探索構建綠色循環農業,既帶動脫貧增收,又保護生態環境。
目前,肖晗帶領著姐把哪打村貧困群眾種植草莓1800多畝、玫瑰花820畝、高山蔬菜420畝,養殖西門塔爾牛400頭、半細毛羊1300只、生態雞3000只,每年可為全村村民增收916萬元,戶均2.12萬元。同時,通過產業帶動,每年可幫助160余名勞動力就近務工,收入192萬余元,村民土地流轉收入76萬元。2019年,全村收入達到1802萬元,人均純收入9350元,姐把哪打村通過科技拓寬致富路,曾經貧窮落后的彝族山村已經闊步走在小康路上。
談到姐把哪打村的未來,肖晗信心滿滿:“萬畝玫瑰園、高山生態草莓園,就是最好的旅游資源,以后我們還會大力發展玫瑰宴、鮮花餅制作、草莓采摘等體驗式農家旅游項目,進一步拓寬彝族同胞的致富渠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