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2020年以來,受年初疫情的影響,“宅家經濟”悄然流行起來,不少線上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實體店的經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楊老板的店鋪開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北區的一個小區周邊,消費群體主要是小區居民、附近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以及一些過路客人等。盡管年后不久便恢復了營業,但經營光景已大不如前,營業額大幅度減少。
為了扭轉形勢,楊老板先認真地分析了零售業當前情況。深受消費者青睞的線上平臺受益于“宅家經濟”,不僅是足不出戶可享受購物,更重要的是價格低廉,有的價格甚至要低于商品批發價。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體店應該如何殺出重圍呢?她找到了另辟路徑之法。
圖片來源于網絡
找合作。首先楊老板找到了某線上平臺,與之談合作事宜。自己負責宣傳、商品代存管理,平臺負責訂單和商品配送的方式合作,以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力求達到“雙贏”為目的。談妥合作后,楊老板開始著手準備,先是組建社區購物微信群,她既是購物團團長又是微信群群主,先把原來店里原來的熟客拉進群,在群內推送線上平臺的商品信息,特別是限時打折、限量促銷信息,刺激消費需求,主打消費頻率較高的生鮮類產品和日用品,并且說明,消費不受限,小到一把青菜都可以下單,由平臺集中配送到店里,便于消費者自提。這樣又可帶動、帶活實體店消費,一舉兩得。
賣服務。社區購物群在組建后,口碑慢慢傳開,成員日益壯大,到目前已經接近有兩百人。人員多、訂單多、商品就多了。有的消費者臨時有事沒法過來,有的消費者更希望能送貨上門,楊老板又琢磨著該在服務上下功夫了。楊老板想著:雖然線上平臺僅配送到店,但我可以提供增值服務呀,服務做好了也是增收項。于是,對下單又無法自提貨的消費者,可以建議他們順帶買些其他日常所需的商品,湊個數額好送貨上門,基本上都能夠接受我的提議。就這樣,看似無償的增值服務,實際上也帶來了增收業務。
總之,只要有心,用巧心思,另辟路徑,經營不發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