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楚天都市報》報道 香煙的生產環節中,煙葉經過復烤等工藝后,需將葉片與葉柄、葉脈分離。葉片被用來制作煙絲,而葉柄和葉脈(煙梗)因焦油等有害成份含量過高,必須以特殊方式銷毀。
但一眾利欲熏心之徒暗中勾結,從四川某煙廠弄出300余噸煙梗,在荊門鄉村開起4處地下作坊,準備將其加工成煙絲,進而制成假煙出售。
11月上旬,湖北省荊門市法院作出宣判,17名涉案人員獲刑。省煙草專賣局12月28日通報稱,該案案值1500萬元,但若這些煙梗全部被加工成香煙,潛在案值可高達數億元。
作坊設在廢棄小學 加工廢水毒翻魚塘
2013年3月,荊門市東寶區石橋驛鎮張坪村村民舉報:有人租用廢棄的村小學,聲稱進行佛香加工,但整日大門緊閉,十分神秘。該作坊不僅發出刺鼻氣味,而且加工廢水有毒,流進魚塘魚兒死光,流進田地莊稼枯萎。村民懷疑,這不像加工佛香,更像是制作假煙。
煙草稽查人員前往調查,發現作坊已經轉移,袋裝煙梗堆成小山,部分設備也未來得及搬走。技術人員認為,這些設備與以往查獲的假煙作坊使用的煙絲切割機不同,而且殘留的煙梗太多,其中必有蹊蹺。
與此同時,石橋驛鎮及周邊的雙河鎮等地鄉村,也發現類似作坊。
可以肯定,這些作坊與假煙生產有關,但造假窩點究竟有多少處?規模多大?彼此間有無關聯?一時尚無答案。荊門市煙草專賣局決定深入調查。
稽查人員喬裝暗訪 地毯搜索百日收網
從2013年3月開始,多名煙草稽查人員喬裝成糧農販子、石料販子等,在荊門轄區內展開地毯式暗訪。
暗訪持續近4個月,查明4處利用煙梗加工煙絲的地下作坊,分別位于荊門市東寶區石橋驛鎮、子陵鎮和鐘祥市雙河鎮、沙洋縣紀山鎮,規模都很大。
案情匯報至省煙草專賣局、省公安廳。經協調,一個由荊門市公安、煙草稽查組成的專案組迅速形成,伺機收網。
2013年7月19日,專案組接到情報:位于石橋驛鎮五架村、雙河鎮夏沖村的制假人員,好像已經聽到風聲,準備轉移設備。事不宜遲!百余名民警和煙草執法人員兵分兩路,直撲兩處窩點。
在石橋驛鎮五架村窩點,鍋爐仍在呼呼燃燒,老板段某已經逃走,留下煙梗、梗絲38噸,制假設備13臺套。
在雙河鎮夏沖村窩點,7名正在生產線上操作的男子被擒。現場查獲煙梗58噸、煙梗絲45噸,制假設備13臺套。
7月22日,專案組又分別端掉了位于子陵鎮萬家坪村、紀山鎮老糧管所的兩處假煙作坊。
此次行動共繳獲煙梗原料247噸、成品梗絲56噸、加工流水線設備50余臺套,抓獲涉案人員10余名。其中萬家坪窩點正是從石橋驛鎮張坪村轉移而來,全套制假設備剛剛安裝調試完畢,尚未來得及開工生產就被搗毀。
監管不嚴掮客得利 有毒煙梗流入荊門
極少量的煙梗可用于制作香煙配料,但如此巨量的煙梗從何而來?
國家煙草專賣局聞悉此案,于去2013年8月13日向我省發出指令:盡快查清煙梗來源。該案同時被公安部列為部督大案。
隨著審訊深入,一個龐大的假煙生產團伙的面紗被揭開:在荊門市娶妻成家的福建省云霄縣人張某,糾結老家的假煙販子朱某、方某,荊門人劉某、段某、杜某等人,合謀開辦地下作坊,由張某提供煙梗原料和加工設備,制成假煙絲后統一外銷。
煙梗包裝袋上,標注著“四川煙葉復烤公司德昌復烤廠”字樣。專案組人員頻繁前往四川省攀枝花市德昌縣復烤廠調查,結果表明,復烤廠與該縣一對開辦合金鍛壓廠的王姓兄弟簽有協議,以每噸補貼87元的方式,委托王氏兄弟銷毀廢棄煙梗。但是,王氏兄弟并未依約銷毀煙梗,而是以每噸300余元的價格賣給了當地人李朝發,李朝發與同伙再以每噸1700元的價格賣給湖北男子吳某、福建男子方某。
就這樣,本應銷毀的300余噸煙梗,經掮客之手悄悄流進荊門。2013年10月,王氏兄弟、李朝發、吳某、方某等先后落網。
據了解,煙梗中焦油等有害成份含量很高,相關法規對其使用、銷毀有著嚴格規定。德昌復烤廠負責人因監管失職,受到國家煙草專賣局嚴厲處分。
獵狐行動大費周折 七天七夜擒獲首犯
該案中,多名涉案人員來自福建省云霄縣,專案組對他們的抓捕,可謂大費周折。
據落網嫌疑人交待,該案首犯之一、制假設備的提供者,是年近六旬的福建人高某。他曾從老家帶著徒弟來到荊門,指揮設備的安裝調試,數月相處中,大家都喊他“老高”,但無一人知道其真實姓名。
綜合多方信息,高某的姓名讀音是“高yihe”,但后面兩個字的寫法仍不確定。專案組人員登錄云霄縣人口信息系統,初步篩選出60多名對象,再讓嫌疑人一一辯識照片,終于確認他叫高一河。
辦案人員趕往云霄縣城,但高一河早已搬家。信息顯示,其座駕是一輛黑色轎車。抓捕專班分成兩組,連續搜尋7天7夜,均不見高一河和其座駕的蹤影。他們事后才得知,高一河已知案情暴露,將車停放在離家數百米遠的一座車庫,人車分離。
狐貍再狡猾,也難逃高明的獵手。11月30日,專班民警終于找到轎車,暗中守候高一河的到來。當晚6時許,高一河將車開出車庫,民警一路跟蹤。在一處鄉村公路上,高一河束手就擒,被連夜押回荊門。
2014年11月6日,荊門市法院對17名涉案人員作出判決,其中云霄縣高一河、方某等被處以4至8年有期徒刑,另有一人因涉及其他案件被異地關押。目前,警方仍在對云霄縣男子張某、朱某進行追逃,同時追查部分梗絲的流向。
該省煙草專賣局專賣處負責人12月28日介紹,該案造假方式和規模全國罕見,在我省是首次發現。300多噸煙梗一旦全部被制成煙絲銷到地下煙廠,潛在案值可高達數億元。隨著全國各地打擊假煙執法力度加強,假煙販子們已經改變過去在沿海地帶生產假煙再運往內地銷售的模式,而是直接在內地省份造假,“我們已就此案發出警示,要求全省煙草打假執法人員保持關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