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坐店如囚,已有月余不曾出門。是值陽光明媚,難得的冬日晴朗;顧客亦少于平日,便委以家人看店,直向人民公園踱去。午后,陽光織縷,透過交錯疏橫的枝椏,擲地斑駁。游人岳峙,仿佛我家的顧客都跑到了這里,說說笑笑,其樂融融。
我也融入其中,悠然自得。來到游廊拐角處,空間豁然開朗,有歌聲婉轉低回,斷斷續續,傳入雙耳。循聲尋覓,看見一位老人,偏坐長椅,右手在右腿上輕輕拍擊,不緊不慢,應著節拍,嘴中輕輕地哼著歌曲。歌曲是紅色老歌,經老人哼唱卻是婉轉悠揚,少了戰爭時期的歲月崢嶸。
輕步走近,老人家鬢發斑白,頭稍側,微閉雙目,滿臉的享受。老人睜開眼睛,見我正在看他,不禁一笑:“呵呵,沒事自娛自樂啊。”我也笑了:“很好啊,看您老多愜意,說唱就唱,樂呵的讓人羨慕。”急忙從兜里拿出煙來,遞上一支。老人輕輕地擺擺手,說:“公共場所,不能抽。不過你這煙真是好煙啊。我也有這煙,回家再抽”說著,老人也從兜里拿出煙來,和我的一模一樣,是好貓(長樂)。“你老也喜歡好貓啊?”“當然啦。我就是陜西人啊,抽了一輩子家鄉煙。老了,孩子們叫讓我抽長樂細支啦,說降焦減害有益身體。一抽啊,口感還真好。這輩子就好抽一口。”
“是啊,我喜歡它的時尚和吉祥,吸時煙香醇正自然,吸后生津回甜,滿足舒適。我不是陜西人也喜歡抽啊。您啥時候來這里的?”我問。
“年輕的時候,就離開家鄉,來到這里開了個面館,賣陜西的小吃。后來買了房,定居在這,還是忘不了家鄉的一草一木,閑了累了都抽一支家鄉的煙。現在老了,兒子把生意接過去,不用我幫忙,讓我養老。人老了就想家,也不能讓郁悶總纏著啊,找樂子哄著自己玩,開開心心地過個晚年唄。就經常來公園,喜歡的這一口煙,公共場所還不許抽。再找別的樂子唄。就聯系了一群陜西的同鄉,每周都在這里聚聚,唱唱家鄉的梆子戲,很開心啊,還慰了思鄉的念頭。”
“老人家,瞧你這豁達樂觀的情懷,真佩服您啊;老有所養,自娛自樂,令人羨慕啊”,我感嘆著。
“呵呵,愁也一天,樂也一天,快樂是自己找來的,何必自己難為自己呢?開心,事事都好;郁悶,樣樣憋屈。陜西人崇尚樂文化,每個人都笑得起來,發自心底的開心啊”正說著,來了六七個人,手里拿著板胡、笙、月琴等樂器。每個人都笑逐顏開,嘻嘻哈哈的說笑著,都和那老人打著招呼。
“都是陜西人,你們唱段秦腔吧?”我也湊過去,搭訕著。他們也不推讓,坐定調琴。高亢嘹亮的板胡率先響起,笙、笛子和月琴緊接呼應,抑揚頓挫。那老人拿了一個勢,吼了一段《將軍令》,聲音渾厚高亢,儼然不是老年人的嗓音,高潮處,眾人齊唱,主次分明,氣勢恢宏,如臨其境,讓人震撼,激越悲壯的唱腔令人如醉如癡,引來了一群觀眾圍觀、喝彩。看著老人的一舉一動,眉眼之間,神情專注,一絲不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人處暮年,心存喜樂,忘卻了一生中創業的坎坷,冀望未來,以豁達的心懷,笑對生活。如此自娛自樂的心態,自己望塵莫及。
你一曲,我一段,開心的笑容蕩漾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板胡愈加的高亢激昂,月琴愈加宛轉悠揚。融洽歡慶的氛圍總是短暫,日已西斜。落日的幾縷余輝,讓西天一片金黃,流動的云霞也鑲嵌了金邊。群人陸續散去,老人的兒子也來接他回家。他呵呵地笑著,和我打招呼,幾度懷疑這就是老人年輕時的樣子。
“來,抽一支,家鄉的煙。”老人的兒子拿出一盒長樂,遞給我一支。我略一遲疑,面對這般熱情不知如何是好。他突然醒悟:“公共場所,不能吸煙啊,呵呵。那回家再抽,偷著樂呵去。”不容分說,一把把煙塞在我手里,挽著老人離去。只有他們那豪放快樂的笑聲留在了公園,淌進我的心里,在血脈里嘩嘩地響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