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全面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商品房,過去自家小平房漸漸地被高樓大廈所代替,一棟棟現代、大氣的建筑圍成一個又一個的小區。在這樣的環境里居住,采光是重要選擇條件之一,于是房子的價碼隨著樓層一層層往上增加。但是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偏偏選擇最便宜的一樓,他們便是精明的“微店”商人。
洋氣的小區里居住者以現代白領居多,盡管不少人有自己的代步工具,但是下班回來還要往返大超市、菜市場實在是一件勞力費心的事,尤其是家里正好差那么一把面條、兩個雞蛋。尤其是對身處郊區的小區,這樣需求顯得更為迫切。稍大一些的小區門口會有配套的超市,但總不及電梯門口的商店來得更快,于是他們便出現了,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買賣”。
房子客廳只需要簡單地裝修,購置幾個貨架,上面擺放消耗最快、最多的日常用品,這么一個“微店”便產生了,而臥室依舊可以是臥室,廚房依舊可以是廚房,“微店”的老板甚至可以下班時間才營業。店里的商品通常比一般商店貴上幾角錢,但是對于急著從樓下店里購買物品的消費者來說,那些零頭忽略不計了。
在成都市的一個小區里,幾乎每棟樓下都有這么一個“微店”,他們通常不打招牌,店里有主婦常經手的小菜、調料,有小孩喜歡吃的零食,甚至有男人們戒不掉的香煙、啤酒。貨物不大,但品種多。樓層里的居民也樂于這種便捷的“代購”。初次見到這種“微店”,我不禁被店主商業頭腦所折服,在感嘆他們精明的同時,也忍不住進去逛逛以滿足我的好奇與新鮮感。而慢慢的,我所居住的小縣也開始出現了這種“微店”。
現在,以小物品為主導的“微店”漸漸有了更商業化的趨勢,出現了所有房間全部用來做生意的業主,更有根據客戶需要開起來的私家廚房、水吧。這些星星點點的“微店”興起,倒是給了開發商一大棍悶棒,原本用來居住的商品房被業主偷換成了門面,這塊肥肉倒是被“楊白勞”吃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