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序引:隨著3·15的漸行漸遠,一些公權執法部門質量檢查的頻率和力度,相對來說也會隨之變弱。因此,我們一些商戶的“質量意識”也跟著變得松懈、模糊起來。這種“松懈”帶來的質量漏洞和“新消法”的退一賠三,以及“食品安全法”的假一賠十,又強力催生了一部分像劉艷清等民間的職業打假人士。他們學法、懂法、用法,并利用我們商家的疏忽大意,有意購買我們一些標識不全或者產品過期而沒有及時下架的“問題商品”,然后再依據相應的法規,向我們索要高額的賠償。因此,如何去面對和看待這些民間的職業打假人士,成了我們零售戶最為關心的話題。今天我們邀請了幾位零售戶老板,就這個“話題”訪談、交流一下,希望能給咱們零售戶朋友有所啟迪和幫助。
山西省陽泉市零售戶:王正望
目前輿論熱議的打假收入超百萬的劉艷清,以及如“雨后春筍”一個接一個冒出來的職業打假人,確實引起了我們零售人的不安和注意。但俗話說得好:“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只要我們的商品質量保證天衣無縫、無懈可擊,無論他是什么打假人,都會因無假可打而無功而返、失望而歸。因此,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抓嚴、抓緊進貨源頭,堅決不讓可疑商品混進我們的店內。我的具體做法是:超市每進一樣東西,都必須索證、索票,先要看他的“營業執照”,再看他的“商標注冊使用許可證”和“食品衛生許可證”,以及隨貨同行注明生產批號的正規票據。對那些標識模糊和仿冒的“李鬼商品”,以及有“商標”近似或有侵權懷疑的商品,堅決拒之門外。
浙江省杭州市零售戶:陳長壽
王老板說得很有道理,源頭把好關是比較關鍵的一步。但即使你的超市所出售的商品,都是名門正宗沒有問題,也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能“高枕無憂”。為了不讓打假人從雞蛋里挑出骨頭、避免高額賠償的損失,同時也是為了我們自身的零售形象,我每天還要做好商品巡查登記工作。白天選擇空閑的時間,先在電腦上瀏覽我超市貨架上相關的商品信息;晚上打烊后還要邊整理柜臺貨架、邊篩查是否有“問題商品”,將那些快到臨界期和破損變質的商品挑剔出來。不影響銷售的,及時通過促銷的手段將之處理掉,如處理不掉就得及時下架或向供應商要求退貨。退換不了的千萬不能由于心疼一點損失,而涂改時間欺騙消費者繼續銷售,要直接銷毀。否則,后果是害人又害己,一旦欺詐行為敗露,將會面臨重罰和高額賠償。
山東省安丘市零售戶:李艷
每個商店都有成百上千個商品,這么多的商品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有“漏網之魚”。因此,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個認真對待的態度,我們要做的是層層設防、步步把關,盡量把“問題”扼殺在我們店堂之內。除了王老板和陳老板所介紹的之外,我還盯嚴盯牢商品的“出門關”:即在顧客點貨結賬走人時,我店里的收銀員無論多忙,都會逐一核查一下產品的生產時間,是否在允許銷售的時間范圍之內;同時要查看商品有沒有明顯的破損和變質等質量瑕疵。守好最后一道崗,保證不讓“問題商品”流出店門外。
寧夏石嘴山市零售戶:劉仁權
李老板真不虧是久經江湖的“行家里手”,你的這套“殺手锏”經驗我們學習了,相信在實際經營中絕對是行之有效的“法寶”。但問題是“百密終有一疏”,比如我們賣出一箱啤酒,你不可能打開包裝去逐瓶查看。我就碰到所售啤酒因瓶內有雜質,顧客向我討要說法的事件。當碰到此類“漏網之魚”情況時,我們能和廠方溝通解決的更好;不能解決的,千萬不能和購買者使橫耍賴,一定要拿出積極的誠意來處理問題,以求取得購買者的諒解,防止刺激和激怒對方,從而讓事態進一步升級,最終造成難以溫和收場的局面。當然,對那些買“假”索賠態度堅決、一點不近人情的“行為人”,雖然我們理短,如果他們要求實在過分的話,我們也可以用“消法”里不是主觀惡意的欺騙銷售,可以從輕處理的“條款”,來主張和維護我們的權利,從而減少我們的損失,因為現在畢竟是法制社會。
結語:
諸位老板的“一席談”,確實讓我們零售戶“受益匪淺”。盡管這些“神出鬼沒”、時間無常的“挑剔專業戶”,表面上看好像不受我們零售戶的歡迎和喜愛,但從另一個側面來說,未嘗不是我們零售人所期待的一件好事。他們的出現,督促了我們時時刻刻緊繃住商品質量弦,既維護了我們商家賴以生存的經營信譽,又杜絕了問題商品從我們店里流入到消費者手中。比如值得一說的是:今天因為有了更多的這樣一個群體,也就較好地避免和減少了曾屢見報端的那些因假冒偽劣和過期變質食品致人中毒住院甚至死亡事件的發生。憑心而論,我們從心底還要感謝這些“職業打假人”,他們正在為我們零售商關上了發生“災難性損失”的大門,保證了我們的事業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