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言及“理財”二字,一些零售戶朋友立即會想到把店里產生的經營利潤,按照“淡、旺”季用款的比例,分12個月來定存,既保證了存款相對于“活期”利息的高值回報,又能保證需要用錢時,每月都有到期的存款可以支配。當然,也有的會購買一些“理財產品”和“債券”、“股票”之類的。
鄧金才:人不理財 財不理你
但近年來我觀察發現:一些生意做得比較成功的零售戶,他們的“理財理念”就不是這么保守和局限了,他們總是想把有限的錢用來辦無限的事。他們會用昨天賺取的一份利潤,把店內的一節柜臺變成今天的兩節柜臺、把今天店面積的50個平米拓展成明天的100平米、把店鋪從過去的一個發展成夢想中的兩個甚至更多。我認為這樣的“理念”,才是我們零售人理財的更高境界。
開店做生意“本大利寬”是眾所周知的。因此,用已賺得的錢再去賺取更多的經營利潤,“雞生蛋、蛋再孵雞”應該是咱零售人的理財概念。但要拓展經營,擴大經營面積、組織更多的貨源,有的時候單憑自身的一點積蓄和利潤,是遠遠不能夠解決問題的。特別是每逢“中秋”和“春節”兩大傳統節日,我們要大量儲備貨源時,總是感到錢是那么的不夠用。要想解決好這種問題,巧妙的理財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在平時去多家銀行申請多張貸記卡,以便備貨購物時解“不時之需”,值得一說的是用“貸記卡”還有一個免息期的好處。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我們的“房產證”和保險公司的“保單”作質押貸款,這種“質押貸款”的好處是貸款迅速,且利息較其它貸款方式偏低。
“人不理財,財就懶得理你。”一個會理財的人,不僅能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如日中天”。而且,還會避免因突如其來的災難帶來的“滅頂之災”。前年,我們附近鎮上的一個從事批發“百貨日雜”的老板,店里不知是因電線老化還是煙頭、蚊香的明火而引發火災,燒毀店鋪內所有商品和財產。但所幸的是這位老板保險意識較強,他每年都為他的店鋪購買“財產責任綜合險”。所以,在這“滅頂之災”過后的沒幾天,他就及時收到保險公司的“理賠款”。讓他有了“重新翻牌”重操舊業的機會,迅速蓋起了房、備足了貨,繼續做起了“日雜百貨”的批零生意。
陳世旭:省下的就是掙下的
經營一家店鋪,成本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店鋪租金、進貨、店員工資、水電費、店面維護等等。老話說:省下的就是掙下的。可見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有人說,省一分比掙一分容易。因為多爭取一塊錢的生意,也許要受到外界環境的限制,但節約一塊錢,則可以靠自己的努力。
我店由于是自己的舊房改造而成,因此省下了一大筆租金。由于我家是做批發生意的,所以通常我在進貨時,一般都會響應供貨商的活動促銷號召,主動積極向供貨商了解該產品每年舉辦幾次促銷活動,分別會在哪個月舉行。而我則會結合第一次活動時間至第二次活動開始前的那一段時間我店大概能銷售多少貨,我就訂購多少貨,并科學合理的安排和準備資金參與訂貨會。例如某純谷酒,我家全年能銷售100件,但廠家每年會在元月份和次年的四月份做活動,那么我會接合自己的實際需求,在元月臨春節的銷售旺季進貨60件,而在四月的淡季只訂40件。又如,我全年能銷售3萬的洗衣粉,而我因為參加訂貨會一次性進購了最大的促銷4萬,那么這種投資即是不理智的。可是如果我聯合同行搞“強強聯手”,聯合訂購4萬元呢,那么我所享受到的待遇則也是最好的。至于下半年,我還可以參加廠家的一次性預交1萬元享受返8個點的促銷政策嘛。
我一般只會在例如春節和清明等重大節日時,雇用臨時工來店幫忙,聘請的都是親房里的嬸嫂,她們在領到工資后,又會為置辦節日貨物而在我店消費掉,這自然也會節省我的成本費用。
經過這些年的打拼,如今我的批發生意已經做開了,煙的月平均銷量也從原來的300條提升到月訂700條。但我感覺,我家的零售生意與隔壁超市相比尚有一段距離,歸其原因,我想與煙柜陳舊、店面形象老土有關。
“你看你的商鋪,就算你這賣的都是真煙,顧客也會往超市跑;而超市就算是在銷售假貨,那也會讓人感覺到是真的”。直到一位老年顧客向我善意提醒后,我才感覺,我家的店面維護到了不得不重新裝修的時候了。雖然這勢必會浪費我的成本和資金,但只有適度的包裝,我的商鋪才能賺來更多的成本和盈利回報。
“成本管理”并非不用錢、不投資,它既是一種理財,也是一種智慧投資。我將來的奮斗目標就是要在兩年之內加盟某名牌連鎖店,據說加盟連鎖店需要支付2萬元的加盟費,可總部提供的特有低廉的供貨勢必能讓我在一年內能多賺2萬元。一次性投資,終生受益。那么到了第二年,就是我全面贏利取得光輝勝利超額回報的一年了。
綜上,“成本管理”其實就是一種有計劃的合理投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