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我能把正的忽悠斜了,能把蔫的忽悠謔了,能把尖人忽悠囁了,能把小兩口過的挺好,我給他忽悠分別了。今天賣拐,一雙好腿我能給他忽悠瘸了!”這是趙本山小品《賣拐》中的一段臺詞。不管怎么說,拐是賣出去了,因為這部作品,趙本山被冠以“大忽悠”的稱號被坐實。
“忽悠”指的是“能言善談”。為了提高銷售,在經營中時常來點忽悠特技,能把商品推銷出去,還得讓顧客稱心滿意,在我看來這叫本事。比如說,每次有了新品煙,我都賣力的推薦給顧客,但有些顧客不買賬,不給面子,實在也沒有辦法,只能想辦法忽悠顧客,
“現在你已經掉進煙草公司設立的圈套了,你還被蒙在鼓里呢!”
“啊?什么情況”
“你總是只抽那些好賣的煙,不嘗試新品煙,你認為煙草公司會把新品煙扔到大街上?他們賣不出去,只能用好賣的煙搭配這些新品煙。如果你們繼續不接受,我們店主手里又壓了很多,牢騷幾句,頂不住了,只能放棄那些好賣的煙。我們不賺錢是小事,到那時你為了一盒煙滿世界去找?如果真買不到了,你會戒煙?所以說,你要是現在就嘗試接受新品煙,讓那些好賣的煙壓在煙草公司手里面,到時候他們自然會著急放貨。這樣我們就不受煙草人控制了,也不會讓他們那么‘拽’了?”
顧客聽了之后,覺得很有道理,本來很堅決的態度,一下子松懈了,心甘情愿接受新品。忽悠這一招,雖然“挺損”,但沒有傷害顧客的一點利益,即便顧客知道,也會一笑了之。
“忽悠”的本質是“不擇手段的游說”,也是含有調侃玩笑的意思,所以,在經營中,忽悠也是一門營銷特技。與“欺騙”一詞比較起來,就大有不同了。我在集市上遇到一個賣熟食的攤主,他的忽悠功超級厲害,能說會道,真是能把死人忽悠活了。只要走到熟食攤位的顧客,本來無意購買,經他游說,都會自愿掏腰包。剛開始生意非常紅火。但慢慢的,發現他的生意大不如以前,我以為是旁邊又有一家熟食店開業,受其影響,生意下降也可以理解,但是有一天跟一位朋友閑聊,說道這位賣熟食的攤主,朋友有很大抱怨,
“憑一張特別會說的嘴,真能忽悠。每次說給我便宜,結果回家總是不夠秤,那我當傻子?有一種被愚弄欺騙的感覺,真讓人很反感,再好吃也不買了!”
聽朋友的話以后,再次買熟食的時候,我開始注意他的電子稱。結果……
“大姐,今天穿的真漂亮。你天天買我的熟食,兄弟實在過意不去,本來我賣22元一斤,我給你按20一斤!”看著攤主壓低聲音,表情豐富,一般情況下,很多人都會被“忽悠”住,但是,當我看到攤主在按電子秤的時候,本應該按數字40,他卻按了45,這樣算來每斤比原價還高。這下我徹底明白為什么熟食攤位生意越來越差的原因。再趕集的時候,我會繞開賣熟食的這個攤位。
“忽悠”不是錯,在經營中,“忽悠”得當還是銷售的一個必殺技。但是如果你“忽悠”過了頭,變成了一種欺騙,后果必然是自欺欺人,損人不利己。切記,“忽悠”可以,切不可欺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