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我們說,在整個零售經營過程中,實質上就是一個零售戶與顧客溝通交流的過程。有時候生意好不好,顧客樂意不樂意購物,愿不愿意消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零售戶與顧客溝通交流的技巧咋樣。因此,作為零售戶要想自己的零售經營紅紅火火,生意興旺,財源茂盛的話,那么就必須學會與顧客溝通交流。有句俗語說的好:“會說話惹人笑,不會說話惹人惱。”但是據筆者調查發現,現實中確實有不少零售戶說話隨意,不經過任何思考和推敲,就脫口而去,有時把顧客給得罪了自己都不知道。也許零售戶自身不是故意的,但是顧客客不會想那么多,他們不管你是否故意,只要認為不妥當就不高興。試想想如此怎么能做得成生意?說不定有時正在談的生意也會崩了,甚至連正在交易的生意也會嘎然停止。因此重視并掌握與顧客交流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切不可忽視。或許一些零售戶心里都知道這一點,但是就是難以做到,有知道也刻意去做但是就是說不好,弄巧成掘。筆者認為,零售戶學會與顧客溝通交流,不是那么隨隨便便,需要用心用情認真對待,需要不斷積累學習,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做到自然而不做作,給顧客一種真誠實在、親切和諧之感。
下面先請大家看看筆者親眼所見的三個真實案例:
案例1:零售戶孫某,38歲,從事零售18年。2012年7月的一天上午,一位20多歲的小伙子來店里買了一包金皖煙,價格26元。小伙子買好煙付了錢就離開了。一會兒工夫那個小伙子有折回來了,而且一臉的不高興。
小伙子:“你這煙味道咋不對呢?是不是假貨啊?”
孫某:“小伙子,怎么可能呢?我不買假煙。”
小伙子:“味道不對,還說不是假煙,給我換一包。”
孫某:“你拆開了,怎么換?不會換的?”
小伙子:“你今天換就算了,不換也得換。”
孫某:“怎么,你是什么東西?我非得聽你的?我說不是假煙就不是假煙。想換煙?做夢!”
此時小伙子怒氣沖天,一拳砸在柜臺上,“現在就給我換,不然我要你生意別做了。”
孫某拿起手機欲報警,小伙子隨時搶過手機,質問道:“你想干嗎?”于是兩人隨即扭打起來,引來許多人圍觀。有人報了警,警察隨后趕到,將兩人帶到派去所詢問。
點評:此案例中,一開始小伙子的口氣是很重。但是之所以最后兩人打起架來,我認為零售戶孫某具有很大的責任。特別是他缺乏與顧客溝通交流的技巧。此時,孫某如果能保持理智冷靜,換位思考一下,首先表示歉意。然后再與小伙子好好溝通一番,我覺得事態發展肯定不會是后來那種狀況。本來小伙子覺得煙味不對,心中有怨氣,這一點作為零售戶要充分理解。此時零售戶最要緊的是盡量克制自己,多想顧客介紹自己進購卷煙情況,以及可能引起吸煙者感覺煙味不對的各種因素,讓顧客自行對照。如果消費者還是那么固執的話,可以提出來請煙草公司專業人士給予鑒別。
案例2:零售戶曹某,42歲,從事零售經驗12年。2013年6月一天下午,一位50多歲的中年婦女,來曹某經營的零售店里。曹某起身相迎,問道:“你想買什么?”誰知這位婦女愛理不理的,半天說了一句:“隨便看一看。”隨后,她在店里左顧右盼,一會兒拿起這個看了看隨手放下,一會兒又走到別處隨手拿起一些商品瞧瞧,又擺擺頭放下。如此反反復復,該婦女在店里大概轉了二十多分鐘。然后拿了幾包方便面,兩三個火腿腸來到收銀臺。其實曹某的眼睛始終盯著該婦女,特別是看到這位婦女隨手拿起的商品有沒有及時放回原處,心里很不高興。當中年婦女那個方便面和火腿腸準備付款時,曹某禁不住說了:“大姐啊,像你這么購物累不累?”
中年婦女:“我購物咋了?你說?”
曹某:“猶猶豫豫,半天拿不定注意。選了半個小時,最后只買這一點。”
中年婦女:“怎么,買東西還不準人看啊?”
曹某:“你看就看,看后總要物歸原處吧?你看看把那些東西搞得亂七八糟的。”
中年婦女:“我是像你這樣賣東西的還真少見呢,啰嗦得很。”
曹某:“呵呵,還說我啰嗦。顧客都像你這樣的話,我生意沒有辦法做了。”
中年婦女提高嗓門:“你說什么?我怎么啦,我偷你店里什么了搶你店里什么了?”說完摔下手中的東西:“我有錢哪里賣不動東西,真是笑話!”頭也不回走了。
此時剛好店門口有幾個人正欲進店,搞得莫名其妙,一頭霧水,都不知道發生了啥,站在門口看熱鬧。
點評:筆者認為,零售戶曹某在對待中年婦女購物時磨蹭這件事的處理上,確實有不妥之處。說實話,現代零售店多,顧客有錢哪里都可以買到需要的東西。一般說來,顧客在購物之前,反反復復地選購比較,這很正常,作為零售戶要有這個胸懷和氣度。至于擔心他們將商品陳列搞亂了的話,筆者認為可以張貼一張溫馨提示語“為了商品安全,拿起但又不需要的商品請歸還原處,謝謝合作”,這樣善于提醒顧客,我想就沒有什么問題的。另外顧客購物有自由,至于他們買多少怎么能強逼呢,即使顧客不買,我們也不能把不高興放在臉上啊!
案例3:零售戶張某,50歲,從事零售經營26年。2014年3月份一天傍晚時分,一對年青夫婦拿著前幾天剛才他店里買的一部童車。張某以前賣過童車,但是由于農村路面不平整,生意不是很好,于是這幾年沒有賣。這對年青夫婦找到張某要他幫著進購一部,張某咨詢了以前供貨商,雙方談妥了價格,也就答應了。誰知這部車買去沒有用多長時間,車輪松動變形,不好使用。于是年青夫婦找到張某要求調換一部。
年青夫婦:“才幾天功夫,這車輪變形好厲害哦,幫我換一部吧。”
張某:“一部車,不好辦。”
年青夫婦:“一部車也是車啊,買了不能用。那怎么行?”
張某:“這樣吧,我有空幫你修一下。”
年青夫婦:“你修得好?以后再不能用咋辦?還是換一部吧?”
張某:“一部車,我都賺不了多少錢。還換,真麻煩。”
年青夫婦:“你們為顧客服務,還嫌麻煩?這不是商品質量有問題嗎?誰還會無故找麻煩?!”
張某:“你不要算了,算100元折舊費退錢給你,算我倒霉。”
年青夫婦:“怎么才幾天功夫要折舊100元?我們不是不要,是質量不行啊!”
張某:“換不了,這車當時只有一部。那你們就等吧。”
年青夫婦憤怒:“有像你這樣做生意的?當初不是說質量包一年嗎?”
于是雙方就此發生爭執。
點評:零售戶如果會科學合理地與顧客溝通交流的話,那么可以盡量減少麻煩,減少不必要的爭執。尤其是當顧客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時,零售戶一定要做到先道歉,在認真聽取顧客的訴求,征詢并尊重顧客的訴求。雙方可以采用協商的方式,以盡量地使問題完美解決好。這樣既不影響顧客情緒,也挽回自己經營誠信地信譽度。一句話,當出現商品質量之時,零售戶不要推三阻四,不要找借口忽悠顧客。這樣只會激怒顧客,影響自己聲譽和生意。
結語
以上三例是筆者所見的真實案例。可以說案例中三位零售戶,都缺乏良好的與顧客溝通交流技巧。最后既影響了顧客的心情(經顧客傳播后),實際上對自己的生意也產生了一定影響。所以對于零售戶而言,學習掌握與顧客溝通交流技巧不僅重要而且必要。無論是新開店零售戶,還是從事零售經營多年的零售戶都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和積累。只有這樣,我們不能向顧客做好商品推銷工作,激發顧客購買欲望和激情,更重要的是能巧妙地處理好與顧客的糾紛和摩擦,達到和諧零售之目的,實現雙贏。也就是把握溝通技巧,助力生意騰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