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我不愛冬日的暖陽,因為她缺少堅韌和頑強;我不愛秋日的成熟,因為她缺乏生機太過剛強;我不愛冬日里的冷峻,因為她缺少熱情而冷酷與凝重;我獨愛那無垠的綠色,我愛夏日里的芬芳。”這是夏芳抄錄在她日記扉頁上的詩句。她說她非常喜歡這首詩,作者好像是為她專門而作,每當讀這首詩歌時,她都會感動的淚流滿面。
“命運和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2002年8月的一天,夏芳和丈夫與往日一樣,把停放在停車場上的自家客車從停車位倒出來。丈夫開車,夏芳在車后負責指揮倒車,也許丈夫認為車后的妻子已經(jīng)離開,便加大油門倒了過去。此時悲慘的一幕發(fā)生了,一聲慘叫,夏芳倒在血泊中。丈夫立即把她送往醫(yī)院,命是保住了,但夏芳的腰椎被診斷為粉碎性骨折,意味著她的后半生將與輪椅為伴,雙腳將與大地隔絕。“我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竟然被自家的車子撞成殘疾,這難道是老天對我的懲罰?命運和我開了天大的玩笑,當時我都有死的想法,但看到年幼的兒子,我想我必須堅強的活下去”。回憶往事夏芳淚眼中透出了一絲堅定。由于是自家的車子肇事,保險公司的賠償根本不夠支付巨額的治療費用,無奈把車子賣掉用于治病。夏芳在醫(yī)院住了一年的院,回到家中,家已不是往日的家了,家里值錢的東西早已變賣治病了。面對破敗不堪的家、年幼的兒子和無所適從的丈夫,夏芳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痛。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生活還要繼續(xù)。夏芳利用自家的屋子開了一個小賣鋪,經(jīng)營煙酒、日雜用品,讓丈夫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年邁的婆婆、幼小的兒子和輪椅上的夏芳。老、弱、病殘祖孫三代艱難地支撐著這個殘破的家。
圖為:做飯中的夏芳
“讓自己有尊嚴地活著”
早上6點鐘,為婆婆做好早飯,7點開門營業(yè),緊接著拖地、搽桌子、打掃衛(wèi)生;中午10點洗菜做午飯;下午查看商品庫存,打電話補貨;晚上6點做晚飯,9點關(guān)門,10點洗漱休息。這就是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表。很難想象坐在輪椅上的夏芳能把家務(wù)及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條。“正常人是無法體會到殘疾人生活中的困難,在健康人眼中的一件小事,可讓身患殘疾的人去做簡直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完成”。談及生活上的自立,夏芳感慨萬分。走進夏芳的家,你會發(fā)現(xiàn)與正常的家庭生活設(shè)施完全不同,一切用品用具均量身定制,目的是方便夏芳的日常生活。灶臺,不足一米低于正常高度,便于夏芳坐在輪椅上做飯;通道,均超過輪椅寬度,便于夏芳穿梭于各個房間;柜臺,低于正常柜臺高度,便于夏芳做生意……“雖然這種生活不是我所要的,但我要面對這殘酷的現(xiàn)實,用自己的力量嘗試著改變,讓自己有尊嚴地活著。”夏芳的自立自強的精神讓筆者敬佩。“夏芳這個人性格非常要強,我有時實在看不下去,想過去幫幫她,但總是被她婉拒,她還說,幫一時,不能幫一世,自己的事還是自己辦感覺踏實,不過我還是挺佩服她的。”鄰居提起夏芳豎起大拇指。這幾年,夏芳憑借自己的自強和堅持,為自己贏得了精彩而有尊嚴的生活。
圖為:拖地中的夏芳
“一份堅守就是一份收獲”
2014年對夏芳來說是個雙喜臨門的年份。2月,由于夏芳所在的街道擴建,夏芳用多年做生意攢下的積蓄加上丈夫外出務(wù)工掙的錢,把老房翻修重建,6月份,一棟四層400平米臨街門面房拔地而起,從建房之初到竣工、裝修,里里外外都是她一人操持。“建房在我們農(nóng)村是大事,就是健康人都折騰不起,何況她還是個殘疾人呢?兒媳婦是個有本事的人呀,這幾年多虧她照顧我,否則我早走了。”夏芳的婆婆用顫抖的語氣告訴筆者。俗話說:苦盡甘自來。當年7月份,夏芳的兒子考上了省內(nèi)一所重點大學,學的是臨床醫(yī)學。“兒子很懂事,他告訴我,以后要用自己所學的醫(yī)術(shù)幫助我重新站起來,雖然這是不太可能的事,但我還是感動地流下眼淚。”夏芳說到兒子眼圈微紅。“一份堅守就是一份收獲,沒有當初的堅守,就不會有我的今天。”夏芳告訴筆者。確如她所說,現(xiàn)今新房建起來,兒子如愿考上大學,生意在發(fā)展,這一切似乎是對夏芳多年來的堅守的一種回報。
輪椅上的夏芳用自己頑強的意志,自強不息的精神書寫了屬于她自己的人生篇章,堅守著她心目中那無垠的綠色,終于換來夏日里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