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我是一名消費者,平時去商店里購物時,常常被店主或店員的過度熱情考搞的購物的心情沒有了。
記得家里前些日子想換個沙發,我就到家具商場去選購。在我們剛踏進店門就進來兩個店員熱情招呼我:“您好買什么?”我說:“隨便看看。”可是我到沙發展區看的時候,店員跟在身后,向我介紹各種沙發,這時,我感到很煩,就說:“我不買沙發。”然后就走了,結果我到另一家店里,也說隨便看看,這家店員笑著說:“您隨意看吧,選好了價格可以便宜點。”于是,我就自己慢慢的看商品,當我站在一個布藝沙發前仔細端詳時,店員走到我身邊說:“您眼光可真好,這款沙發是今年賣的最好,顧客評價最高性價比最好的沙發。”我說:“聽你的,就買這款沙發了。”
自己這樣的事例經歷的多了,我總結出了自己的想法:
當顧客說隨便看看時,他可能要購物也可能不購物,作為經營者不要跟在身后介紹商品,過度熱情容易引發顧客的逆反心理:你以為我自己不識貨啊,跟在旁邊真煩人!但當顧客花比較長時間仔細觀看某種商品時,才是顧客對這種商品產生興趣,這種商品可能進入了顧客的聯想階段,這時才是店主去招攬顧客,推薦商品、督促其購買的最佳時機。
所以,經營者對于對于進店“隨便看看”的顧客,要善于觀察顧客的神態、表情,獲取從中折射出來的信息,準確把握住接近的時機,對信息加以分析利用,這樣才能從“隨便看看”這類顧客中尋找成交的商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