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本地有位相識五年的同行,最初她的店鋪是批零兼營的模式,就是設立的超市模式,但也進行批發營銷,而且是店里的每一種商品都批發。當時經過兩年的經營,她改變了這樣的經營模式。“批發的東西太多,占用的資金就很大,不能好好地享受優惠政策。這樣一拉平,其實每種商品的進價上就占不到優勢,沒辦法和其他批發商抗衡,所以銷量也不好。”也正是這個原因,她放棄了很多商品的批發營銷,專攻某一商品。這樣一來,量上就有所增大,購進價格自然也能得到更好的優惠,送貨精力上也好很多。但是,這樣經營兩年后,今年的她又重新審時度勢……
“現在這個市場這么不景氣,專做批發生意真的好難,所以我今年徹底放棄批發生意了。單獨做一種商品的批發,壓力很大,去年市場本身就很萎靡,我做的那飲料生意也沒見多大的收成,還不如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地開我的超市。零售的利潤總比批發的高,這些年折騰得夠嗆,錢也沒賺到多少。現在的市場又不太好,守住店鋪最重要了。”
在一定條件下,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條件合理地變換經營模式,不管她的收獲是多是少,這樣的經營理念都得到了周圍不少同行的認可。就個體而言,我們也只能跟隨市場的動向而動作。特別是今年這樣的一個非常時期,很多的零售戶都不敢隨便“亂動”,生怕“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但又不能按照以往的做法繼續今年的經營。
實際上,今年的市場形勢在去年下半年時就冒出了勢頭,對此,我也從年初的時候做了一些經營調整,并且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經營驗證了其準確性:
第一:對卷煙銷售和庫存方面的調整。適當地增加新品上柜率,多多的推薦新品卷煙,讓顧客對店鋪留下“品種齊全”的印象,這樣也能達到口口相傳的功效。但對于新品的庫存不宜太多,對于非常暢銷的新品可以多些庫存,而對于一些銷售不是很快的新品,只要保持兩條的庫存即可。而那些不是非常暢銷的老規格,我們就不宜庫存太多了。經過近一年的店鋪經營,我發現現在有很多卷煙有退出市場的矛頭。這不是煙草公司的投放與否,而是消費者對口味的選擇原因。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與安慶一樣的市場動態,但跟進店鋪卷煙銷售情況是每個店主都需要關注的。還有就是和周圍的店家時常溝通,這樣在經營中也可以互通有無,相互受利。
第二:對酒類商品來說,每年都會有一大批的新品要求陳列促銷。但酒類商品不比卷煙,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優勝劣汰的周期也很難估算。就拿本地來說,占據市場大壁江山的也就那幾種酒,而且經年未變。每年的春夏兩季,新品酒如雨后春筍上市,可很難立足市場,像過眼云煙一樣待不久。以前吧,為了拿取一些陳列費,對于那些不需要現金付貨款的新品酒陳列我大多全盤接受,即使不能占據市場我也能獲得一些陳列費,折價銷售后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但今年我大多采取的回絕態度,因為市場需求在減少,即使沒有占用流動資金,但賣出去的才叫錢。如果不能快速地變現,那就會占用空間,擠壓暢銷酒品的庫存條件,得不償失。
第三:對于飲料這部分的快消品,“多”是根本。我店位于商業圈,顧客的消費水平普遍較高。往年,我都選擇一些檔次比較高的飲料銷售,而且對于同類性質的飲料,我只進購一兩個品種。比如脈動這樣的維生素類飲料,我店里除了脈動和尖叫就沒有其他品牌,但今年我又選購了好幾個品種,而且在口味上也更全面了。不過,不管怎么增加品種,我都以品牌作為一個基準,這也是店鋪的一個形象標準,不能因為迫于利潤壓力而降低了店鋪本身的形象口碑,影響顧客的滿意度。在時下市場不景氣的情況,用“多”的概念讓顧客增加選擇空間,才能留得住顧客的腳步。
說實在的,我的這些變化,也是從煙酒專賣店性質轉變為百貨店的點。經營跟著市場走是一種必然更是一種必須,在自己堅守的范圍內做一些迎合市場的行為,也是店鋪創新的一個轉折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