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見到茹瑞霞時,她正在往車上裝貨。
“呵呵,一大早就接了個訂單。有個客戶的兒子后天結婚,需要40條卷煙、10件白酒和一些糖果...”茹瑞霞笑容滿面,手腳麻利,看得出她是一個勤快能干的店老板。
因為是提前預約采訪,茹瑞霞把送貨一事安排妥當后,遂坐下和我聊了起來...
經營“好把式”
今年43歲的茹瑞霞是河南省義馬市馬嶺村人。1994年,她從一家礦山設備廠下崗后,就在市區義煤集團總醫院對面開了一家“祥源超市”。這一干就是23年。
“做生意除了勤勞、誠信,還要有智慧和策略。只有這樣才能緊跟市場形勢,適應市場變化,才能保證店鋪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對于零售經營茹瑞霞也有著自己的見解。
2016年,義煤集團總醫院擴建后,可容納的病人超過以往兩倍之多,每天前來這里探望病號的人絡繹不絕。為了贏得顧客青睞,茹瑞霞周邊的10余家店鋪紛紛拿出“殺手锏”,降價、打折、贈送禮品…各種優惠促銷活動應有盡有。然而,茹瑞霞并沒有運用這些,她只是用了一個小招。但也就是這一小招,不但讓她贏得了顧客,更贏得了同行們的贊許。
“探望病人時大家都會買一些水果和奶制飲品,但各種水果的成分和奶制品的配料不同,病人是不能隨便食用和飲用的,所以顧客應根據病人的病歷病情來選擇適宜的水果和飲品。”茹瑞霞說,正是考慮到這些,她專門上網查找了一些養生資料,還專門到醫院咨詢了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掌握了這些知識后,她到附近打印店制作了一些卡片,把什么樣的病人該服用哪種飲品、食用哪種水果都一一標注清楚,然后粘貼在商品的外包裝上。“也許是我想得周到了一點、做得細致了一點,所以顧客們都往這里跑,記得最高一天的營業額竟達到了4萬多元。”提起這件事,茹瑞霞不好意思地笑了。
“茹姐不但經營有辦法,而且手也很巧。你看她用卷煙做出來的捧花。”正在采訪時,同是從事經營零售店的鄰居吳春梅走了進來。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在擺放鮮花的地方,有幾束用零包卷煙制作的捧花格外亮眼。
“我的店鋪面積只有12平方米,由于其它商品占據了大半個空間,所以用于卷煙陳列的地方就相對小了一些。于是,我就試著用零包卷煙制成捧花來進行品牌展示,沒想到效果還不錯,不但美化了店鋪、節省了地方,而且還成為了吸引顧客的一個‘亮點’。這不,在去年煙草公司開展的‘陳列大賽’中,我還獲獎了呢!哈哈哈!”。對于自己的“小創意”,茹瑞霞很是開心。“其實這個很簡單,只要想做就能做好。”說話間,她拿來剪刀、膠帶等工具現場做了起來。幾分鐘后,一束漂亮的“愛尚之花”就在她的手中“盛開”了。
“茹姐可是我們這一帶有名的經營能手。近幾年雖然經濟形勢不好,但她的生意卻一直不錯。這還真是‘有同行無同利’,呵呵呵!”站在一旁的吳春梅又插上了話。
家庭“賢內助”
有人說,一個家庭幸福不幸福,80%以上取決于女主人。這句話用在茹瑞霞身上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茹瑞霞的丈夫陳建民是義煤集團躍進礦的一名職工。2006年,是該礦“三年攻堅”的關鍵一年。為了趕進度、追任務,職工們大都吃住在單位,兩個月后才能回家。這段時間里,茹瑞霞扛起了家里的全部事務,一邊照看公公婆婆,一邊打理店內生意,同時還要為剛念初中的兒子做上應時飯。因為公公婆婆年歲高,身體欠恙,每天她都要騎自行車從店鋪往返家里四、五趟,遇到顧客要貨時她還要擠時間前去送貨。更讓她沒想到的是,就在丈夫住在單位的第二個月初,婆婆因為腦溢血住進了醫院。為了照顧好婆婆,她干脆關了店門,每天在醫院陪伴老人,端屎端尿,洗澡擦身,以致于醫院的醫生、護士以及同室的病人都把當成了婆婆的“親生女兒”。在醫院的二十多天里,茹瑞霞整整瘦了13斤。
“這么多年來,如果不是瑞霞精心打理、悉心照顧,我的這個家庭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每當提起妻子這個“賢內助”,陳建民除了感激就是愧疚。
正是有了茹瑞霞的默默付出,丈夫陳建民才能夠得以安心地工作。2009年,陳建民因工作表現突出被提拔為供銷科副科長。當時,礦上的三產企業較多,業務招待也較為頻繁。為了“回報”妻子的辛勤付出,陳建民想把礦上幾個企業的物資采購定在自己的店鋪。然而,當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后,卻立即遭到了茹瑞霞的反對。“生意上的事情你就別操心了,我決不允許因為這點利益而毀了你自己。”茹瑞霞斬釘截鐵。有人覺得茹瑞霞有些“傻”,抱著大樹不去乘涼,但茹瑞霞的心里卻清如明鏡。“他是全家人的驕傲,我們誰都不愿看到他犯錯。只有他守住了做人做事的底線,才能守住我們這個家庭的幸福。”雖然茹瑞霞讀書不多,但她深知這其中的利害。也正是因為她的堅韌和執著,丈夫的仕途一路平穩,而她也多次被丈夫所在單位評為“廉內助”。
公益“熱心人”
茹瑞霞熱愛公益活動也是出了名的。
2016年春節前,當地民政部門向全市各單位發出了“向貧困地區捐贈御寒衣物”的倡議。按理說,這與茹瑞霞的個體工商戶是沒有關系的。但這事兒偏偏讓到工商局辦事的茹瑞霞發現了。回去后,她把家里不穿的棉衣棉褲全部搜羅出來,并從柜子里拿出5條嶄新的棉被,裝了滿滿一三輪車送到民政局。當得知茹瑞霞是個體戶時,民政局的全體工作人員頓時向她報以熱烈的掌聲。
“誰還沒有個難處?遇到有困難的人就應該幫一把,畢竟我們是一個大家庭。”茹瑞霞說,自己生在農村,小時候家里的日子也非常苦。自己念高中時,家里沒什么錢,是村里的鄉親們給予了很大的幫襯。特別是自己剛從開店鋪時,生意一直不好,為了維持生計,她和丈夫蹬著三輪車到很遠的農村去賣貨,有時候一天下來也沒賣出一件東西,連吃飯的錢和露宿的地方都沒有,好在村子的大叔大媽們都非常熱心,送吃送喝的、安排住處的,這讓她非常感動。也就在這個時候,讓茹瑞霞萌發了“努力經營,回報社會”的念想。
今年1月25日,茹瑞霞正在店內打理生意,從外面進來了一個穿著普通的小伙子。買了一包5元的卷煙后,小伙子并沒有離開的意思。茹瑞霞似乎看出來什么,就問小伙子需要什么幫助。“父親在義煤集團醫院住院,但病房里的床位都滿了,父親只有在走廊的沙發上輸液。因為病發突然,來時也沒有帶被褥,看能不能先借床被子用一下。”小伙子說出了自己的請求。“大兄弟,我以為多大的事呢!您等下,我這就去拿。”看到瑞茹瑞霞如此慷慨,小伙子兩眼濕潤了。
“其實這事兒我一直在做。一些在醫院照顧病號的家屬到店內買東西時,我都會問他們需要什么幫助。你看,我在后面的房間了專門放了幾床棉被,這就是為那些病人應急用的。”茹瑞霞指著店鋪內屋的一個柜子說。“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嘛!我和丈夫多次義務獻血,還給地震災區捐款,我覺得這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只要大家伸出援手、獻出愛心,我們這個社會才會更加溫暖、更加和諧!”。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