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截止2014年5月,制絲車間崗位中已有20種崗位達到5名及以上員工能夠上崗操作,占車間崗位種類總數的76.9%。
在3月舉行“真龍杯”第二屆職業技能競賽特有工種項目競賽中,制絲車間韋斌同志獲得制絲設備SQ317機型維修項目的第二名。
這是今年以來柳州卷煙廠制絲車間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的小小縮影。
建機制,促發展。
多年以來,制絲車間各級員工盡職盡責,以高度的責任心及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很好地完成了各個牌號的生產任務,鍛煉成長為各自崗位上的技術能手。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由于工作崗位的專一穩定性和設備操作的專人專崗制,加之各種生產設備極強的專業性,各崗位之間工作基本無交叉滲透。因而,當某一生產設備突然出現異常或者發生故障時,成員之間無法進行交流溝通,更談不上共同解決問題,對完成如今大幅增加的生產任務形成了很大的制約和影響。
因此,打破專業、崗位、班級限制,加快推行崗位之間、專業之間、班級之間的崗位輪換交流機制,已經變得勢在必行。制絲車間積極適應崗位管理的新變化,通過卓有成效的需求分析和深入研究,出臺了以33制為核心的崗位輪換交流活動機制,即一個員工掌握3個崗位的操作技能,一個崗位有3名員工會操作。與此同時,車間也及時安排相應有經驗生產設備的操作人員作為技術指導,活動方案還給出了學習內容和范圍、目標,以及對每一位員工的獎懲方案等,要求各級員工必須在完成日常生產工作的前提下,按照活動方案安排及規定進行學習。
在崗位交流動員會上,員工想法頗多。高架庫操作工杜麗燕同志提出:“搞崗位交流活動,我是贊成的,這樣大家手里的絕活都能展示出來,對工作很有幫助。”烘絲機操作工李美娟同志則對此有所顧慮:“目前生產工作任務比較繁重,忙都不忙過來,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車間領導旗幟鮮明地表達自己立場:“萬事開頭難。我們在活動安排上即要充分考慮生產實際,又要有打破各項工作束縛的勇氣和決心。未來集團公司不可避免地走向用工集約化,因此復合化人才培養之路呼之欲出。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做到一崗多能。”最后,大會把大家的思想統一到一個共同目標上。
有目標,有方向,就必須付諸實施,才能起到成效。大家以“活動方案”為指導,員工之間互相結成學習對子。在學習一個新的生產設備操作崗位前,由原崗位員工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料,新崗位員工則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所學崗位的設備原理、操作要領、相關文件、設備應急處置預案等知識。此后,車間內不時可以看到崗位經驗交流的生動場面:不同崗位操作人員合理調整工作時間,每一位操作人員都扮演著學生和老師的雙重角色,“學生”與“老師”一起參與整個實際操作過程。“學生”不懂就問,虛心請教;“老師”不厭其煩地認真講解,并動手進行演示,大家都在相互交叉學習和傳授技能。
在崗位交流活動中,每周大家充分利用車間討論會這個平臺,針對活動中出現難點和問題的進行討論和點評,并將交流成果認真整理做出本周交流感悟保存下來,方便在下周工作中及時查閱并加以改進。在學習崗位技能知識的同時,大家不失時機地對一些技術要點進行討論,在熱烈嚴謹的討論中,能夠逐漸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各個生產崗位的相關操作和知識,并且在此基礎上活學活用。經過幾個循環反復實踐總結,許多員工能夠扎實全面地掌握了本崗位以外的操作技能。
建模式,促成長。
國因才而立,政因才而治,業因才而興。新員工是企業快速騰飛的生力軍,是企業各類崗位涌入的新鮮血液,是企業今后發展的中堅骨干。誰能更好地掌握新時期新員工的發展需求,誰就能使車間迸發源源不絕的發展活力。
因此,當企業把新員工招聘到企業之后,并不意味著招聘工作到此結束。反之,新員工來到企業,才是一切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起點,需要對新員工進行培養、指導,讓其更快更好地發展,這才能達到招聘的目的。那么對于新員工進行培養,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為此,制絲車間在新員工培養模式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和創新,全面導入了“三步走”人才培訓模式。第一步“入職基礎培訓”,主要分為新員工深入一線跟班學習和崗位通用知識培訓兩個方面,側重點在于親身經歷一線崗位的艱辛。第二步“崗位理論培訓”,主要分為新員工側重自身所學專業知識結合所在崗位的實踐有機運用和崗位理論知識脫產培訓兩個方面,著力點在于崗位理論知識脫產培訓的全程錄像并加以考核。第三步“崗位實操培訓”,主要采用定崗實踐、師徒連帶、以考促訓、績效考核等手段,促使新員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學習目標,達到車間所要求的正式上崗要求。
在“三步走”人才培訓模式的指引下,新員工學習熱情高漲,比學趕超蔚然成風,極大地加快了車間各級崗位學習進度,較好地掌握了車間各級崗位操作要領。制絲車間通過成功舉辦兩期“三步走”人才培訓班,不斷地完善三步走人才培養模式方案,認真地總結其中成功經驗,并積極將相關經驗總結整理成冊,作為車間的日常活動加以推行。
“三步走活動開展以來,我發現大家學習更加有方向、有目標、有動力。以往在大學里慢慢吞吞地學習方法已經完全不適應嶄新的車間學習環境。我必須多學一點才不會落在別人后面。”新員工梁志遠同志激動地說。
老員工王湘炎同志感觸也很深:“作為一名廠里的老職工,我感到新員工學習態度比以前認真了。他們認真學,我們就認真教。我要把我多年的切絲機操作經驗全部傳給我的徒弟,讓他能夠做一個優秀的崗位接班人。”
與此同時,制絲車間充分挖掘自身潛力,抽調一大批富有經驗的技術骨干和管理精英擔任內部專職培訓師,緊緊依托車間、班組、崗位的學習經驗分享交流會的平臺,將“三步走”人才培訓活動中“又好又快”的精髓植入到每一位新員工的內心深處,有力地調動廣大青年的主動參與意識,形成了全員奮進地嶄新局面。
隨著崗位交流輪換活動的持續開展,車間員工中已有152人次達到掌握2種及以上崗位的操作技能,占車間員工總人數的80%,活動效果達到了預期目標。車間采用打破崗位設置傳統界限的傳幫帶手段,使人才培養走出了“一招鮮”的狹小境地,邁上了“多門通”的康莊大道,員工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不少員工成為在某一崗位上出類拔萃、在多個崗位上有一定上崗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滿足了車間快速換崗換牌號的柔性化生產任務的需要。
建平臺,促提高。
今年以來,制絲車間全面實行以常態化的技能比武大賽為平臺的崗位能力提升活動。技能比武大賽實行以來,過去固有的論資排輩的守舊觀念被完全摒棄,全新的崗位能力認識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員工崗位能力的強弱和待遇的高低不再由以往由員工的在崗時間來決定,而是根據技能比武大賽的成績來決定。
技能比武大賽緊緊圍繞“仗怎么打,兵怎么練”的中心不動搖,以常態化為指導思想,緊密跟據公司要求、緊密結合車間實際、緊密貼近崗位需求,并且不斷擴大大賽的廣度和深度,比武崗位不再局限于一線操作崗位,而是進一步延伸至管理崗位,大賽比武內容也不再僅僅滿足于生產操作一小部分,進而拓展至生產工藝、生產維修、生產安全多個領域,著力打造富有制絲特色的技能比武大賽體系,并將大賽組織形式由以往短期倉促組織變成長期連續組織。
2013年,制絲車間在過去舉辦鼓勵管理人員和技術人才參加的崗位實用教材編寫技能比武大賽、膨脹線操作工操作技能比武大賽的經驗基礎上,將技能比武大賽活動推向高潮,7月份舉辦電子皮帶秤操作技能比武大賽。
轟轟烈烈的技能比武大賽,如同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一瞬間點燃廣大員工愛崗敬業的滿腔豪情,同時賽后車間各級崗位合理有序地變動調整,各類比武大賽狀元的待遇不斷提高和不斷被充實到車間關鍵崗位,讓各級員工明白車間技能比武大賽的確是他們展示自我能力的廣闊舞臺,也使廣大職工懂得車間領導求賢若渴的良苦用心,更大地激發他們參與比賽的積極主動性。
隨著技能比武大賽的常態化開展,員工參與比賽的熱情不再緊緊滿足于積極報名,賽前廣泛閱讀專業書籍和有針對性的下班后崗位演練的比武準備也變得常態化,使得大賽的競爭越發走向激烈化,有利地推動了車間各類拔尖技能、技術、管理人才不斷涌現,促進員工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通過積極推進車間人才隊伍建設,制絲車間人才培訓工作不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是實現了飛速發展。在單點課廠部十佳評比活動中,制絲車間在第一季度有4篇上榜,蟬聯廠部第一。在車間各級領導帶領下,車間全體員工緊緊圍繞公司黨組戰略目標任務,毫不懈怠,毫不松弛,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提升,向著“全國煙草行業先進集體”的目標努力奮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