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煤平朔煤業公司,有一名63歲的退休工人叫李世英,平時除鍛煉身體外,最大的喜好就是收藏煙標,至今已堅持50多年,收藏煙標近萬種。
5月1日,記者走進李世英150多平方米的家,偌大的客廳和主臥室內,煙標陳列整齊有序,仿佛來到了一個煙標“博物館”。
八九歲開始收集煙標
李世英雖已到花甲之年,但看上去容光煥發,精神很好。
“八九歲,還在大同讀小學的時候,看見煙盒上的圖案很漂亮,就開始積攢大人們抽煙后丟棄的煙盒?!崩钍烙⒁徽f起煙標,眼睛就發亮,“可惜,一次搬家時,這些寶貝被母親當廢紙賣了。為找回它們,當時幾乎轉遍了大同礦區所有的廢品回收站,但還是未能如愿。當時難受了好長一段時間?!?/p>
愛好煙標,李世英自己卻從不抽煙,這對一個煙標收藏者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后來,同學、朋友、同事都知道他收藏煙標,每次發現有好的煙標,都會幫他搞到手。拿到好煙標,李世英如獲至寶,“這時候,說得最多的就是‘謝謝’這兩個字”。
有時候,看到別人手里有稀罕的煙標,李世英總要以物相換或不惜加價索取。為了獲得好煙標,身在朔州的他經常坐車奔波于太原、大同等周邊城市。前年的一個夏日,在一處自行車修理攤上,他見修車師傅從兜里掏出一盒稀罕煙,修車師傅說這是他外甥從俄羅斯帶回的。為了把這個煙標搞到手,他不停地和人家套近乎,陪人家“工作”了兩個多小時。等修車師傅明白了他的意圖,反而不好意思了,當即把煙盒騰空給了他。李世英覺得過意不去,硬給人家買了兩盒好煙,才把煙盒拿走。
收藏煙標是個細致活兒
李世英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收拾一個新到手的煙標。只見他小心翼翼地把煙盒用刀片一點一點地刮開,然后再用半干毛巾敷在煙標上,用手慢慢捋展沓平,“等自然陰干后,才收藏起來。這是個細致活兒,得精雕細琢。”
李世英說,每次外出旅游或走親戚,他總要到當地的舊貨市場轉一轉,物色“寶貝”。20年前,在一個舊貨市場,他曾花850元買回300張卷煙廠印刷好但未用的煙標紙。在當時,這相當于他一個月的工資。
正在一旁給李世英打下手的老伴兒插話,說他的收藏是“瞎花錢”。記者問她那怎么還幫他,老伴兒一下樂了,“這總比花錢買煙抽健康吧?”
期待辦個煙標展覽
李世英說,他收藏的煙標有近萬種,大都是國產的,進口貨比較稀少,只有500多種。記者發現,李世英收藏的煙的包裝也是千奇百怪,除常見的二十支包裝外,還有精美的鐵(筒)盒,紙筒單支、五支、十支、五十支裝等;煙盒取煙又分翻蓋式、套筒式、滑動提升式等。細心的他將這些煙標,按年代、出廠省份、山水花草、自然風光等順序分列開來,琳瑯滿目,很是壯觀。
站在這些五花八門、琳瑯滿目的煙標前,李世英顯得挺滿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愛,我就喜歡擺弄這些煙標,它陪伴我度過了大半生。當我悲觀失落之時,坐下來整理整理這些煙標,它能夠調控情緒,一切煩惱都會煙消云散。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吸煙有害健康,或許煙草這一關乎人類健康的‘毒瘤’會慢慢地被切除。要是條件成熟的話,我想辦一次個人煙標展覽,為歷史作一見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