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人到中年就開始懷舊,箱子底的兒時收藏,也開始時不時地拿出來看看,兒時的童趣,少年的頑皮,歷歷在目。那些裝在舊鐵皮盒子里的煙盒、糖紙總是能把我帶回到天真歲月。
懷舊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道流光溢彩的風景線,身處當今社會這個養尊處優、追逐享受的時代漩渦中,有時反而會眷戀當年縫縫補補粗茶淡飯的那份簡單與清靜。
我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那時候出生的人不像現在的小孩有那么多玩具。當大人們忙碌工作時,小孩子們就自由自在地結伴玩耍。那時的作業也沒現在這么多,印著“紅軍不怕遠征難”“為人民服務”之類的綠色書包并不重,里面只有兩三本書,幾個小本子,一個鐵皮文具盒。放學回家,書包一甩就去玩耍,最有趣的就是三五個小伙伴在一起“拍糖紙”、“拍煙盒子”。把糖紙、煙盒拆開折成條狀,放在地上,小手拍在煙盒、糖紙旁邊的地上,產生的氣流使煙盒、糖紙翻轉過來,就贏得了翻轉的煙盒、糖紙。或者把煙盒折成三角、“包子”狀,放在地上拍……
這些簡單的游戲帶來的動人心魄的樂趣至今還清晰地印在我的心里。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紙煙、糖果都算是奢侈品,能買得起的人并不多,因而,煙盒、糖紙在小孩子的眼里就格外珍貴,小時候常見的煙盒有“金絲猴”“大前門”、“海河”、“羊群”、“合作”等。要是自己僅有的幾個煙盒讓伙伴贏了去,好長時間都會像失去了寶貝似的難過。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早已不再繼續收藏煙標和糖紙,但煙標和糖紙伴隨著我快樂的童年,永遠地留在了我的記憶里。
每每拿出這些兒時的收藏,便會想起每一張煙盒、糖紙背后那些溫暖的往事。這些煙盒、糖紙,有的是自己在街上撿的,有的是從小伙伴那里贏來的,換來的。如今大多數小伙伴早已失去了聯系,我不能確定,沒有這些煙盒、糖紙,我是否還會想得起他們……
雖然如今我已經知道全世界都有煙標收集者,對于他們來說,煙標的設計、印刷、制作水平和藝術風格才是主要的,每一個珍奇煙標都是藏家們奮力追逐的目標。但對我來說,煙盒珍不珍奇卻并不重要,它們代表了一個時代,一段美好而又單純的記憶……
王力宏有一首歌叫《大城小愛》,里面的一句歌詞可以表達我當時對糖紙、煙盒的癡迷:“小小的愛在大城里好甜蜜,念的都是你全部都是你……”當年,為了搜集糖紙、煙盒,小小的我曾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連過垃圾堆時,都要仔細搜尋,看有沒有人家新扔掉的糖紙和煙盒。每當有新收獲時,那份驚喜現在還能感受到。
的確,在當年那些“大城小愛”的日子里,每日一把煙盒,幾張糖紙,把灰樸樸的日子,變成了一個個美好的回憶。
因此,對我來說,無論是煙盒還是糖紙,它們的價值與市場無關,它們記載了我生命中的一段幸福時光,其意義并不亞于任何一件高價藏品,它們不僅被我收藏在手里,更被我珍藏在心里。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收藏。
也許正是這些看似最普通的東西才粘貼著這樣的溫暖,粘貼著讓我不能忘記、也不愿忘記的好時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