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大爺把煙標分類整理好
在長春有這樣一位彭大爺,對煙標情有獨鐘。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收藏煙標,這一收藏就是幾十年。這么多年下來,每一個系列的煙標,彭大爺都有全套的收藏。
收藏煙標長達幾十年
要說起收藏,彭大爺從小就有著集郵習慣,這也讓彭大爺養成了愛收藏的喜好。一次偶然的機會,彭大爺接觸了煙標,也就是咱們平時用的煙盒。從那以后,他便對這樣一個小小的普通的煙盒產生了興趣,隨后便開始留心收藏。彭大爺不僅僅搞收藏,他還把每個品種分門別類,每一本煙標系列的包裝也都是彭大爺一手制作而成的。
彭大爺坦言,“這些煙標,我都是幾十年前買的,年輕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想法,但直到退休以后,我才把收集的所有煙標開始進行編輯整理,現在收藏愛好者很難收集這么全。”像狼山、泰山、花果山等香煙,現在市面很少見到,像井岡山、梁山等香煙,就是在職業收藏家手中也難得一見。
為了收藏 朋友手中硬淘貨
煙標的種類繁多,想要把如此多種多樣的煙標收集整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彭大爺的收藏故事就更不勝枚舉了。“有的煙標我是費力在親朋好友那里淘到的,有的是偶然在收藏品市場買的,當時也就幾分錢,現在幾乎買不到了。”彭大爺說。
記得有一年,彭大爺在一個搞收藏的朋友那看到一個煙標,非常漂亮,正是自己一直尋找的,于是彭大爺就動了買下來的念頭,可是朋友卻不太愿意割愛。無奈之下,彭大爺就三番五次地找朋友,明里暗里地表示自己想買。最后,朋友沒有辦法,還是把那個煙標賣給彭大爺了。
收藏煙標 自己卻一根不沾
彭大爺這么喜歡收藏煙標,你一定會覺得肯定是煙抽多了,所以收集的煙標也多,如果你要這么想,那可冤枉彭大爺了。“吸煙有害健康,這點誰都知道。”彭大爺強調說,他年輕的時候確實會抽煙,后來堅決把煙戒掉了,現如今是一根不沾。
彭大爺說,他年紀大了,更知道健康的重要,所以堅決不能抽煙。不過不抽煙并不影響彭大爺收集煙標,他反而更能專心搞收藏了。
收藏煙標升華至探索文化
近年來,煙標的收藏在民間一直很火,煙標所具有的歷史和文化吸引了無數收藏愛好者。在民間收藏熱浪的推動下,形成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煙標收藏風景線。彭大爺的煙標收藏品,大大小小有八九本,每一本的分類都不同,有山、河、湖,還有珍貴動物、花卉、中草藥等。每一本彭大爺都細心地分類標注,每一個煙標彭大爺都在旁邊做了說明,比如解放初期上海生產的老刀牌煙標上明確說明將“老刀”改為“勞動”,這就體現了煙標的文化載體作用。
經過長期收藏,彭大爺對煙標的趣味性、藝術性、知識性和史料性等特征有了認識,在鑒賞研究中將煙標收藏在實踐上也開到了一個新高度。“通過研究煙標,既可以了解煙草工業的發展史,又可以探索民族文化在煙標中的體現。”彭大爺說。彭大爺在對煙標的整理分類過程中,編寫了目錄,研究了版式的演變以及煙標的起源、變遷等特點。還創造了一批收藏專用名詞。通過這幾十年收藏煙標,彭大爺的文化領域也有了更深、更廣的擴展,同時,也為豐富煙標史料和擴大收藏鑒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