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老師正在講述煙標背后的知識
上海市新川中學化學老師金蘊華從小學三年級起開始收集煙標,如今已有近30年,在他家里收藏的煙標約有15000種。如今,他準備將這些多年收藏拿到課堂上,讓學生們了解煙標所涉及的歷史、地理知識。
“買櫝還珠”為收藏
雖然有收藏煙標的愛好,但是金蘊華并不抽煙。為何想到要收藏煙標?金蘊華笑著說,最初的動機很單純。“一開始只是覺得它的圖案漂亮,要知道我們那個時代的顏色很單調,而小小的煙盒卻給了我許多美的享受。兒童時代知識少,不知道的東西多,煙標上的劍魚、犀牛、牡丹、杜鵑等都沒見過,北京、天津等也沒到過,但通過煙標卻可以將這些佳景盡收眼底,做到足不出戶而曉天下,豈不快哉?”金蘊華說。
小時候,金蘊華收藏煙標一靠撿,二靠換,三靠大人送。長大后,他收藏煙標主要靠買,出去旅游必逛煙店,因為不抽煙,煙給別人抽,盒子留給自己。金蘊華開玩笑說,有點“買櫝還珠”的味道。
在收藏中自主學習
收藏的煙標多了,金蘊華慢慢發現煙標上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將它們分成了動物、植物、人物、歷史、山峰峽谷、河流湖泊、城市地理、名勝古跡、器皿物品等,力求搞清楚每一個圖案背后的知識。比如銅仁的‘牛尾猴’是啥動物?新鄭的‘芒果’是何水果?湛江有座橋為什么叫‘寸金橋’?鐘山的‘文姬’又是何許人……”有什么不懂的,他就去問父親、問老師、查資料、看書。金蘊華還用筆記本專門記下這些知識,不知不覺就積累了好幾本。
為了搞清楚不同煙廠的所在地,金蘊華曾經專門跑到新華書店,買了張《中國地圖》貼在房間里,把知道的卷煙產地圈出來。由于經常看地圖,他對城市地理位置也了如指掌。“現在想想,這種對知識的渴望讓我自發地學習,這樣的‘研究性學習’、‘自主學習’,正是現在的教育所提倡的學習方式。煙標使我的知識豐富起來,眼界開闊起來,它算得上是我的啟蒙老師,對我今天知識面的形成有莫大的幫助。”
拓展課“游遍”名山大川
如今,15000余種各式各類的煙標靜靜地放在金蘊華的家中。有一天,金蘊華突然想,是否可以將自己幾十年所藏拿出來,讓現在的學生了解一番呢?更重要的是,將那些包含在煙標圖案中的地理、歷史知識講給學生聽。“現在的學生有點‘可憐’,被高考模式壓得喘不過氣來,只知道語數外三門所謂的‘主課’,對于歷史、地理、自然科學,即使有興趣,也沒時間去多學。長此以往,不僅有害于學生本身,也不利于整個民族文化素養的提高。”新學期開始,金蘊華開出了一門名叫“煙標之美”的拓展課,目前高一、高二年級各有10多名學生報名參加,雖然人數不算多,但是他說,有信心把這門課上好。“我的課堂內容會分為歷史篇和地理名勝篇,借助煙標這個載體,帶領學生‘游遍’頤和園、長城、陶然亭、敦煌等中華錦繡河山,向學生介紹中華民族豐富的民俗文化。”
金蘊華說,現在他正忙著將煙標拍成照片,收集資料,編寫突出知識性、趣味性的上課內容,希望能讓來聽課的學生有所收獲。“在煙標收藏界我肯定算個小弟弟,但將煙標帶入課堂,估計還為數不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