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鴻飛,著名雕塑家,廣州雕塑院副院長,以雕塑“肥女人”而聞名雕塑界,他的個人作品展從廣州、深圳、香港起步,一直辦到了法國。
與通常給人清高印象的藝術家比起來,許鴻飛絕對是個另類,他張揚且高調,他沉迷物質、貪圖享受,他對朋友大方得像個暴發戶,卻不允許同行踏入呼朋喚友的石磨坊半步。他是個有個性的人,無論是兩撇小胡子頗似魯迅的長相,還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打的去吧”的恣意性格。于是,收藏到了他這里變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他游走在名表名筆、紅酒、煙斗和雪茄的物質世界里,并用這些符號點綴起“肥女人”的創作靈感。
許鴻飛喜歡有歷史有手感的東西,平常去外國旅游,都得去專賣手表、煙斗、雪茄、打火機的手工藝小店。在這些愛好中,最讓他神往的還得算“煙斗”了,他摸出一只絲絨小袋、一個精致小罐,再掏出一打火機,那么,他是要抽煙斗了。許鴻飛打開煙盒的姿態很優雅,食指與拇指抓了一撮煙絲,輕輕地壓至三分之一斗。再裝煙絲至頭頂,并將其壓至約半斗。再裝煙絲,并將其壓至約四分之三斗……用手指壓煙絲看是否有彈性,若無彈性表示太緊,一定要取出重裝;若仍稀松,則再輕壓幾下。“裝煙絲的技巧是煙絲的‘神秘成分’,可以讓煙草的絲、韻、勁十足發揮出來。反之,則是神秘殺手,把好煙絲糟蹋了。”
他每次外出,都要帶好多煙斗。“因為煙斗跟女人的首飾一樣,是用來配衣服的。”愛玩煙斗的人,都喜歡抽一種十分經典的,味道像牛糞的煙絲。特別而經典的煙絲在內地很難買到,“有一次在香港一家閣樓小店里,發現了很好的美國煙絲,買了許多回來,只可惜再去的時候,小店老板說那家產煙絲的廠家倒閉了,我惋惜了好久。”
在石磨旁的地柜上陳列著各式各樣的煙斗,看到它們安靜地陳放一處時,我就想起馬克·吐溫曾經的信誓旦旦,“如果天堂里沒有煙斗,我寧愿選擇地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