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大到國家和集體,小到百姓庶民都在算經濟賬,媒體這幾天為民眾計算2011年的人情費,所謂的人情費,不外乎是婚喪嫁娶所隨的份子錢,孩子滿月給的福壽錢等等,看了有媒體進行的調查,分列出極其詳細的明細表,某某占了全年總收入的百分之多少,似乎很多人都是為了完成這個人情費而努力工作,又似乎我們的一切勞作為的是能在這些場合表現的闊綽有余,記者采訪時,受訪者各個是怨聲載道,又都有一肚子委屈,加一臉的無奈。
曬人情費,到不如說是在算得與失,表現的是心理上的失衡,一種浮躁的心態。世間的禮尚往來是件平常又簡單的事,從古就有“禮輕人意重”之說,禮尚往來,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是感情的交流,是友誼的延續,是溫暖的體現,倘若我們將此當作是負擔,該思索的是自己。恐怕天底下,沒有幾家的婚喪嫁娶靠得是他人隨份子,才娶了媳婦,才將逝者安葬,也沒有誰因為別人沒送福壽錢,孩子的滿月就辦不下去了,沒有因為某人沒有參加,婚禮就有失歡樂,葬禮就不肅穆,滿月做得不熱鬧。一些有權有勢的人若遇紅白喜事,孩子滿月,很多人可能不請自到,出手大方,唯恐人家小瞧,為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各有各的想頭。紅白喜事,孩子滿月,能得到他人的邀請或是告知,自己至少被人記得起,值得他人的重視,說明人緣不錯,況且,沾沾他人之喜,得到的是愉悅,送逝者一程,是積德積善,何必看作是負擔。
人情費是一種交往形式,無須算得那么清楚。人情費是自發形成的規矩,況且這個規矩由來已久,只是我們把它演繹得太為計較,濃墨重彩,走了樣,變了形,計算的太過于細膩,而且,計較得的比例大于失,心理失衡,產生了浮躁的心態。我們可以不去參加自己認為不合適的紅白喜事,這些事情,也沒有誰逼迫誰非得參加,不去的話,也不會傷及性命,我們何必要言行不一,死要面子活受罪,何必為臉面,為情面,為名聲而糾結。各個為隨份子怨聲載道,又為何愈演愈烈,我們既是參與者又是埋怨者,讓我說,整個環境是大家共同營造的,我們沒有理由將其歸究于誰,解鈴還須系鈴人。怨聲載道,曬來算去,曬的是世態炎涼,人情如紙,失去的會更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