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殘志堅的故事往往最能觸動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尤其當這位身殘志堅的主人公是一位“媽媽”。許月華,她12歲時高位截癱,兩個小板凳是她行走的支撐,雖沒有雙腿,她卻一路堅強前行,始終自強自立,樂觀向上,熱心助人;她不是福利院的正式員工,卻自愿成為138個孤殘兒童的“媽媽”,播撒著偉大的人間母愛,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板凳媽媽”。
為了能幫忙照顧福利院里的孩子,她用兩條板凳練習“走路”,不停摔倒,又不停爬起來,手掌磨出血泡,血泡又結成厚繭;為了讓孩子們能穿上漂亮的衣服,許月華一針一線,編織的毛衣足有數百件;為了給孩子們治病,她拜附近的赤腳醫生為師,成為福利院里的“草藥師傅”;為了更好地護理孩子們,她給婦幼保健知名專家寫信,積累護理經驗……37年,昔日受助者用板凳完成身份轉變,傳播美德,詮釋大愛。“她并沒有超凡的才能,靠兩條板凳走路,卻為孤殘兒童撐起一片愛的天空。她的舉動真真切切感動著我們,感動著中國。”
這樣一位板凳媽媽,自己經歷了曲折悲慘的人生,卻絲毫不怨天由人,只是單純的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向他人奉獻,在福利院的日子,她總是忙著照顧他人,卻忘了其實自己也是一個需要照顧的人。“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這是人性中最珍貴的部分,是德性中最耀眼的品質。擁有了它們,板凳媽媽在捉襟見肘時仍不離不棄,在疲乏倦怠時依然飽含樂趣,我們常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同樣,一個常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個弱者在做,并且長久堅持。這種信念,不但樸實,而且執拗;這種堅持,源自內心的樸素,也來自社會的關注;這種愛心,給了孩子們溫暖,給了公眾感動。
正是這樣一位堅強坦然的殘疾人,卻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共產黨員。她的感人事跡讓我深深感到,越是身處困境,更應該有幫助他人的意識和行動。作為一名四肢健全、身體健康的普通共產黨員,更應該具備這種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愛崗敬業、默默工作、無私奉獻,用自己真誠實際的行動去感動身邊的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