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只是有那么點助人為樂的熱情,在空閑時間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罷了。”
說起五年前的那次經歷,張文輝依然記憶猶新,那是他第一次接觸義工這個組織,從此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偶然,加入義工組織。
那是2007年的一天,走在步行街上,張文輝無意中看到路口站著那么一群人。他們捧著一個個捐款箱,喊著整齊的口號,穿著統一的服裝,想走過的路人們募捐。
“以前只是聽說過有這么一群人,第一次見。當時只是覺得他們挺難得的,我還往募捐箱里塞了50元錢。他們給了我一張印有他們QQ群和網站的名片,我才知道,這個組織叫做中華義工聯合會。就在那個時候,有些宅的我突然有種想加入他們成為一名義工的欲望,并不是說我有多么的富有和偉大,只是想讓自己平淡的生活更有意義一些。”
就這樣,張文輝當場報了名,并且順利通過了面試,成為一名見習義工。
熱情:積極參與義工活動
07年4月22日,第一次參加義工聯活動,那是一次眼角膜捐獻的倡議活動,通過活動前的了解和親身參與其中的感受,真正讓張文輝明白了自己在做的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從那以后,只要一有空閑時間,他就會積極參與。抱著募捐箱走上街頭,拿著大包小包的零食和衣物走進福利院、走進社區孤寡老人的家中。慢慢的這些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沒過多久,他便通過了義工聯的考核,成為了一名正式的義工。
因為倒班的緣故,張文輝面臨著上班與義工活動的沖突。“盡量安排吧,經常是下了班去做義工,做完義工又要上班。”有一次周六周日的為白血病兒童的募捐活動,正好碰上他兩個中班。連續兩天早上六點起床、在將近40度的太陽下站一整天之后,晚上繼續上班到十二點。
“這孩子,我們不反對他做義工,可也別這么累啊,有時候剛下夜班也不睡覺,又跑去福利院。我們看著心疼啊。”為此,張文輝的媽媽沒少抱怨。
“累并快樂著吧!”張文輝說:“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在這些經歷中他日漸深刻地感受到了“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樂和滿足。
南昌駱家花園,是義工聯定點幫助社區之一,那里有很多孤寡老人需要照顧,張文輝和他的同伴們定期去到老人家中,為老人們打掃衛生、洗衣服、做飯、陪老人聊聊天。
“有個奶奶很老了,坦白講我基本上聽不清楚她具體到底在說什么,但是僅僅是聽她說話她也能很開心。。。其實我也能從她那里得到很大的幸福感。。。”由于經費不足,抹布、清潔劑、洗衣粉等日用品也都是都是他自費買的。在他們的努力下,老人們的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老人的臉上也多了一些笑容。
感受:和諧社會需要每個人都付出一點
當被問到做了這些年義工的感受,張文輝表示自己已經喜歡上了這個工作:“說實話,有時會覺得很累,但只要看到被幫助的人臉上露出的笑容,我就覺得值了。現在義工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雖然我們每天都忙碌在工作之中,但偶爾能讓自己停下腳步來看看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即使為他們做點很微不足道的事也能感到很幸福。雷鋒精神,不是說出來的。和諧社會需要每個人都付出一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