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似乎《紅樓夢》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似春江之水般流之不盡的悲傷情調。金陵十二釵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既定宿命,四大家族盛極而衰的悲慘結局,無不讓人讀后頓覺感傷。但是有一個人,她爽朗的笑聲在書中此起彼伏,使紅樓悲曲中得以有歡快的旋律存在。她就是史湘云。
其實,史湘云并沒有什么出類拔萃的地方。文采風流,她遜色于林黛玉;端莊穩重,她不如薛寶釵;富貴權勢,她比不上王熙鳳。但是她那直率豪爽的須眉氣質和豁達樂觀的心態卻是紅樓眾多女子所沒有的。
史湘云出生于“阿房宮,三百里,容不下金陵一個史”的史家。雖是侯門千金,但襁褓之時便父母雙亡,從小跟著刻薄的叔叔過日子,在家不僅沒地位,而且還要負責針線女紅。與同樣寄人籬下的林黛玉相比她的境況悲慘得多了。
但在賈母,寶玉等人關懷下的林黛玉平日里不是愁眉,便是長嘆,無事悶坐,自淚不干。一開口便是滿載愁緒的詩句:“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風雨秋夕,她在窗前獨自感傷;“風透湘簾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花紅柳綠,良辰美景之下,她依然發出悲愁的感慨。因為她那悲觀消極的心態,結果是自惹春恨秋悲,整天在悶悶不樂中度過。
而史湘云卻在比林黛玉更悲慘的環境下更快樂地生活著。她為人樂觀、嬌憨可愛,雖然咬舌說話,“二”“愛”不分,但總是用她那說不完的話為周圍的人帶來快樂。她一片天真、熱愛生活,寶玉、寶琴等生日那天,盡情飲酒后醉眠芍藥花下,眾人挽扶時,口內猶作醉語說酒令,何其天真;此外還積極參與詩社,組建菊花社,熱情地為香菱講解詩詞。她胸無城府、心口如一,看戲時,在寶釵、寶玉皆不敢說的情況下,直言不諱地指出演戲的小旦像林黛玉。
史湘云還具有直率狂放的魏晉名士風度。或許這種風度正是書中另一個人——妙玉苦苦追求但卻始終沒能擁有的。妙玉,氣質美如蘭,才華腹比仙,天生孤僻,追求超凡脫俗的寧靜。可惜的是她只在乎外在環境的清幽,忽視了內心深處的寧靜,表面上自命清高,目無下塵,內心卻為俗事所惱,難以真正超然物外。而表面上風風火火的史湘云,內心卻是無比寧靜的,她從不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沒有太多的精神壓力。她明達直爽,蘆雪庭上,燒鹿大嚼,盡顯須眉氣質。
“我這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她的這句話,我想如果讓聰穎但卻深處困惑中的妙玉聽到了的話,說不定會讓妙玉頓然徹悟的。只可惜她沒能聽到,而且在整本書中湘云與妙玉都沒有正面的交往。或許連作者也擔心湘云的所作所為會把歧路亡羊中的妙玉引路“正途”吧!
從湘云所寫的詩中我們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種飄逸灑脫的魏晉名士風度。“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折射出了她內心的寧靜;“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可見她是如此的散漫不羈;“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足以說明她對生活的珍惜與熱愛。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紅樓一夢,寫盡世間百態,道盡人間冷暖。漫步其間除了感傷于夢中之人的悲情外,請不要忘記始終微笑著的史湘云,因為我們的人生需要樂觀,我們的世界需要笑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