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麒麟區(qū)煙草專賣局在烤煙移栽大忙時節(jié)組織公司全體職工開展“新農村故事會隱家順、王小苗等陸良八老專題故事會”學習活動。
首先公司組織全體職工學習了陸良八老專題故事。
云南陸良有8位普通的農村老人,三十余年來只做了兩件事:種樹、守山。他們這16只手在荒山上種出了13.6萬畝樹林,最后又無償捐獻給了國家,而他們每人每天只領7毛錢的工資。現在他們的心愿,只是希望能解決一下低保。他們分別是:王小苗、王家壽、王家德、王長取、王云方、王家云、王開和、王德映。
時光追溯到1980年末,當時的大隊民兵營長王小苗在帶領民兵上花木山訓練打靶時,發(fā)現目光所及竟是滿眼荒蕪。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不久便下定決心上山開荒種樹。在他的召喚下,其他7人陸續(xù)加入。從揮起鋤頭鑿開第一個樹坑起,這八位漢子或許未曾想到,此后漫長的人生歲月里,他們將始終與這座山、這片林為伴。在荒山上種樹,辛苦可想而知。三十年前,“陸良八老”還都是敦實的漢子。他們憑一身蠻力和簡陋的工具,硬生生鑿石挖坑,一個星期就要報廢一把鋼鋤頭。雨季來臨時,為了保證樹苗的成活率,他們便冒雨栽種;冬季到來后,天寒地凍也得住在山中。這段艱難的“培綠”之路前后歷時4年。到了1984年年中,占地7400余畝的林場,已經具備了雛形。為了紀念大家曾經的艱辛付出,8個人一致同意,將這片林場取名為“花木山林場”。這名字一直沿用至今。用11年種樹,再花19年守山。將樹苗種下去之后,“八老”就開始了漫長的守山歲月,這中艱辛不亞于開墾種植。1983年的一次,王小苗在守山過程中三天水米未進,一屁股坐在一棵樹下睡了過去,差點兒沒喚醒丟掉性命。因種樹經驗豐富,八老在附近縣鄉(xiāng)聲名遠揚。從1980年到1991年,八老先后在陸良龍海鄉(xiāng)、馬街鎮(zhèn)、三岔河鎮(zhèn)、河水鄉(xiāng),甚至鄰近的師宗縣都種下了林場,累計共13.6萬畝。不過幸運的是,雖身體都或多或少有些毛病,但八老如今全部健在,而且依然保持著親密的兄弟情誼。王小苗說,這三十年來,八個人從沒有紅過臉。
通過對這八位老同志事跡的學習,在我們心中掀起了陣陣熱潮,不禁想到我們企業(yè)開展的“三個全心全意”堅持“三個始終”教育活動,以及“四群”教育活動等一系列活動,這八位老同志都能無私的為社會奉獻,難到我們煙草職工就不能為煙農,為卷煙零售戶,為廣大消費者做一點服務嗎?回答是肯定的,我們煙草企業(yè)正在以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的行業(yè)共同價值觀,以利國惠民,至愛大成的企業(yè)核心價值理念,以打造卓越煙區(qū),創(chuàng)建一流企業(yè)的企業(yè)愿景,強化企業(yè)內部管理水平,全體職工正以反驕破滿,挑戰(zhàn)自我為契機,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為做優(yōu)做強麒麟煙草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