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這山、這水;這石、這洞;這城、這墻,……都被烙入歷史的足跡,經過歲月的更迭成為一道道風景,且讓我們再一次秉持生命的激情靠近你,感受你鳳凰涅槃為我們固守心泵那脈純。
一直有為小連城寫點什么的想法,又唯恐自己生澀的文字驚擾到沉睡的城魂。初夏,火紅的五月,再一次拾級而上,把自己無限投入這座古老的城墻,當站在小連城的巔峰盡情感受“一覽眾山小”,久違的文字終于傾瀉而下……
圖為小連城入口石階。
山,依然是極普通的山,石縫里長不出一棵參天大樹。而這山卻藏著一座蜿蜒了一個多世紀的城墻,成為供人懷古憑吊的陳跡,我們細心撫摸,仍能感受到歲月的斑駁。
小連城始建于1886年,抗法名將蘇元春于鎮南關大捷后,奏請朝廷在中越邊境的千里防線上,遍筑炮臺連城,構成一座“烏鴉也飛不過”(蘇元春語)的鐵壁銅墻,使侵略者望而生畏,數十年不敢犯邊尋釁。
上圖為記憶中的小連城鐵索橋。
上圖為小連城新橋。
年少時經常結伴穿過那條搖搖欲墜的鐵索橋爬小連城,一口氣爬到山頂只為享受入眼的美景,從未探究過這座城墻的成因。2003年,小連城大橋終于建成通車,讓畏懼鐵索橋的小部分龍州人攀登小連城不再是一種奢望。進入煙草工作后,某段時期因為“非典”肆虐,每天傍晚爬小連城成了一項不可或缺的運動,美其名曰:爬小連城,把“非典”趕跑。那時對小連城也只是一知半解,爬得臉紅筋漲只為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歲月的流逝,我也從懵懂無知的少女成為人妻人母,昨天登小連城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今天再爬卻無法一口氣到山頂,這才驚覺:自己不知覺間已步入中年……在保元宮休息片刻后繼續登山,通天洞旁有一條險要的石階通達將山之巔,整座小連城便盡收眼底。小連城是將山五個山峰的小炮臺及其附設工事的統稱。3座主炮臺和12座小炮臺之間沿著山脊壘石為城,互相連通,這就是小連城名稱的來由。當年抗法戰爭期間,這15座炮臺皆配備有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生產的巨型加農炮,巨炮的有效射程為30公里。現在,這些巨炮已不知去向,偌大的將山只剩下座座巍峨的壁壘仍在忠實地雄視南天。此時的小連城,滿山青藤綠草,枯枯榮榮,直通山頂的千級石階連接峰巒的炮臺城墻,任風雨侵蝕依然不老。癱坐在山頂,耳邊傳來一個稚嫩的童聲:“媽媽,這些石塊是不是起重機抬上來的呀?”“傻瓜,那時哪有什么起重機呀?那些石塊都是工人伯伯一塊一塊抬上來的!”只聽見年輕的媽媽這么回答疑惑的小孩。
圖為保元宮。
圖為小連城險要的石階。
圖為在小連城鳥瞰龍州城。
我曾到過萬里長城,領略長城之宏偉。但再登小連城,卻又覺得小連城蜿蜒起伏,一如長城的雄偉壯觀。小連城比長城略微有優勢就是它扼兩河(水口河、平而河)、控三關(鎮南關、平而關、水口關),拱衛龍州,地勢極為險要;再則小連城就像駱駝的背,有多少座峰,便有多少個炮臺古堡。沒有水泥,只有灰漿,卻能把方石砌成戰壕、城墻,曲曲直直伸出幾公里。鳥瞰山下,清溪如帶,村落點點,炊煙繚繞,一個世紀的變遷,安置在炮臺的德造遠程鋼炮早已不知去向了。但這古戰場的硝煙似乎仍在飄游不散。依稀里看見清代廣西提督蘇元春,率眾將士伏臥于冰涼的石墻上,舉長矛大刀,冒酷暑寒天,正準備與入侵的法國鬼兵刃相見……這一幅幅壯觀的景象早已讓歲月的刻刀刻在長滿青苔的城墻上了。
不想100年后,歷史又一次在這里重演。二十多年前那場中越之戰,小連城又變成了兵營。不過,守關的戰士已不用長矛大刀了,也不用德造鋼炮。入侵者雖然更加兇殘,但面對著中國這一道堅固的南疆防線,只能望而生畏。如今和諧中國,東盟聯合,泛北部灣經濟圈開發,中國南大門開放,小連城已成為名勝古跡的旅游勝地。
于是乎,小連城成了當地人的一種榮耀。因為這些古堡城墻,不僅是歷史的陳跡,也是一個民族一種不屈精神的閃耀。一百年的風風雨雨,一百年的盛盛衰衰,當地人依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用勤勞而不知疲憊的雙手辛勤勞作,安居樂業。
小連城城門有“江城如畫,俯視交州,巖岫有靈嚴鎖鑰;樓閣環云,上通帝闕,神仙應喜此蓬萊”的對子。我想這不過是古人一時的應景之作罷了。山下,那條纖纖麗江水澄碧可心,千年不變流向。但兩岸尋蹤,不見蓬萊,不見樓閣。山頂煙霧繚繞,似天空中飄浮的云,置身其中,仿佛自己也變成了神仙般。
登臨小連城,如同翻閱中國近代史上最光彩的篇章,使到此的游人壯懷激烈,豪情滿腔。小連城,你于亂世中誕生,你在戰爭中成長,你引領龍州人抗擊“非典”、歷經歲月的洗禮,如今,你依然挺拔,為你的子民撐起碧空萬里!我輩當繼先列們的遺志,把小連城建設得更加美好!
南疆小連城,你是龍州人民的驕傲!
壯哉,小連城!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