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到,大街小巷飄蕩著誘人的粽子香,超市貨架上碼放著琳瑯滿目的粽子,不知為什么,看著青青的粽子,腦海中總能浮現出慈愛、溫暖、溫馨等幸福的詞語。兒時有很多期盼,想著過年,有好吃的,也有好穿的;盼著端午,過端午節,不僅有好吃有還有好看的龍舟賽,特別是那又香又甜、又軟又酥的粽子,卻是我的最愛。我最喜歡過的節是就是端午節了。喜歡吃母親包的香噴噴的美味粽子;喜歡掛著母親用五彩絲線編織的網袋;網袋中裝著兩個被染得紅紅的雞蛋,我們姊妹幾個互相追逐敲著網袋中的蛋,看誰的先破;喜歡聞掛在門前艾蒿的清香;喜歡和姊妹幾個一起看龍舟比賽………
記得每當到了端午的前一天,勞累了一天的父母總是要忙到深夜才將粽子包好,由于生活條件限制,當時的粽子是很純的粽子,糯米里什么也沒有混合,只有清一色的糯米。捆綁的棕繩是在自己家里的棕樹上砍的,粽子葉是和大人們一起上山摘的,盡管摘粽子葉是很辛苦的事,可是,為了能吃到粽子,也不怕路遠難行或有刺什么的,只要想起能有粽籽吃,就有說不完的勁。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到過節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
我媽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她先取兩片葉子,一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把這兩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不一會一個個粽子就包好了。天剛蒙蒙亮,爸爸早早起來,開始煮粽子,用大鍋、用好的柴火,一個個的粽子靜靜地躺在大鍋里。媽媽還特意從櫥柜里掏出平日里攢下來的雞窩里也一并煮上。一年也只有端午節能吃上雞蛋。我還在睡夢中便感覺到了父母清晨煮的粽子已是香噴噴的了,那種清香撲鼻是沒法讓我們幾姊妹再入睡的。
“粽子熟了,吃粽子了啊”,我們幾姊妹便紛紛地嚷起來,來不急洗手洗臉,便直沖向灶邊,便吵著要吃粽子。為了這頓粽子,父母不知付出多少辛苦。“就你們餓,嘴饞,都還沒有煮好。”媽媽說:“還要煮一會,就是煮好了,都還要在鍋里悶一悶,這樣吃起來才軟和”。幾姊妹便慢騰騰地洗手洗臉去了。一會兒母親喊了聲:“粽子吃得了。”幾姊妹便一窩峰地奔向灶邊,抓起熱氣騰騰的粽子,解斷棕葉繩,撕開粽子葉,白晰晰的粽子還冒出熱氣,張開小嘴巴狠狠咬上一口,芬香頓時溢了滿口,軟軟糯糯,爽爽滑滑,太好吃了。讓我們飽餐一頓后,媽媽把粽子每五個一掛五個一掛地扎起來,說是讓我們上學當飯吃。
我家離學校較遠,中午一般是不回家的,所以每年的端午,母親都要多包上很多粽子,讓我們幾姊妹帶到學校里去,拿做午飯。那時,我們便把粽子幾個幾個地捆在一起,吊在書包,或者是掛在肩上,驕傲地走在上學的路上,總是能贏得小伙伴羨慕的眼光。粽子放到中午時,已變成了硬坨坨的、冷冰冰的了,雖然沒有剛煮好的那么清香、酥軟,可吃起來還是津津有味,仿佛吃的不是米飯而是美味佳肴……
這以后每年的端午,我吃過許許多多的粽子,有高檔的,也有普通的;有餡的、沒餡的,有包花生的、也有包棗子的、甚至包肉什么的,可總吃不出兒時那淳香的粽子味。
如今怎么也忘不了兒時記憶中的粽香,更難忘家中的慈愛與溫馨。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