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年前,我帶孩子去縣文化館參觀書法雅集活動。也許是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抑或是當年心境不佳,急需補充一點“精神食糧”,手腳笨拙、悟性甚低的我,竟然對書法產生了興趣。
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成了一名書法業余愛好者。沒有名師指導,就拜古人為師;沒有名帖可鑒,便從報刊剪輯。就這樣,我戰兢兢步入書林,顫巍巍涉足墨海?!?/p>
然而,我的雅興一貫遭到妻子的反對。那些年,她有句“口頭禪”:愛好不是救命藥,寫字豈能當飯吃。多少回,她勸我扔掉筆桿,燒了字帖,砸了硯臺,省得朝思暮想、牽腸掛肚。
妻子的反對并非“空穴來風”。那年那月,我與她雙雙下崗,自謀職業,可謂“比翼雙飛風雨路,同甘共苦一小城”。為了生活下去,我們常常聊以自慰。但現實的反差和生活的壓力,卻讓妻子青春笑臉不常在,“三餐過后不開顏”,脾氣也不如從前那樣溫和了。
可是,我對書法的熱愛與追求,不因妻子的反對而放棄。就像田間耕耘的黃牛,不因主人的皮鞭而止步。在平淡無奇的歲月,于忙忙碌碌中,我一邊打工掙錢,遣有涯之生;一邊偷學書法,讓歲月留香。
多少個夜晚,每當妻子進入夢鄉,我便悄悄溜進書房,輕置筆墨紙硯,控制臺燈光亮,伏案臨帖一小時,一聲不響六十秒。時辰一到,定要收筆藏帖,保持桌面無痕。這樣,即使妻子翌晨“巡視”,也無法知曉昨夜發生的“小城故事”。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在妻子的眼皮底下“活動”,難免會露出破綻來。有一夜,揮毫起興,忘乎所以,不慎將墨汁濺在雪白的襯衫上。面對“烏云”壓身,自知釀成“大禍”。我連忙脫下襯衣,躲在衛生間,左刷右搓,反復洗滌,但求洗去污點,不讓妻子發現。無奈“烏云”不散,墨跡難褪。第二天吃飯時終被妻子發現,只好原原本本“招供”,服服帖帖挨訓。
在家偷學書法“提心吊膽”,在單位練字就顯得光明正大了。但單位畢竟不是家,也要把握時間分寸,不能影響工作。于是,“打時間差”成了我偷學書法的又一途徑?!?/p>
多年來,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自己總是提前一小時上班,第一個走進單位大門。在空蕩蕩、靜悄悄的辦公室,在一種叫“水寫布”的布料上,我用毛筆蘸著自來水,默寫唐詩宋詞,揮毫名聯名句。布料濕了干了,字兒顯了褪了,反復書寫,不覺厭倦,獨自欣賞,其樂無窮。
就這樣,偷學書法十余載,書藝漸進妻不知。去年冬天,一幅書法作品無意獲獎。當我捧著猩紅的榮譽證書,揣著500元獎金回到家時,妻子的眼神流露出久違的驚喜。她笑著說:“真看不出來,我們家出了個書法家。”
那夜,走進書房,我驚喜地發現,在一張潔白的宣紙上,歪歪斜斜寫著一首小詩:漫漫求藝路,風雪伴美景。莫為生活累,書法與你行。
凝視妻子的手跡,陣陣暖流涌至心頭。我忽然明白,過去妻子之所以反對我的愛好,也是現實生活所逼。這些年,雖然她時有反對,但也從未沒有強行阻攔過過。哎!真是愧對老妻了!
堅持愛好不放棄,珍惜人生每寸光陰。這是我偷學書法的最大收獲!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