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圣地,打小就無比地向往。
第一次去延安,是1988年冬,單位里讓我和另外一塊退伍回來的同事,到延安三級公司催要貨款。到了長途汽車站,沒有買到直達延安的車票,主任道:你們先去銅川公司,那里還有咱們的貨款,再從銅川到延安。我倆來到銅川,人家很痛快,開了一張支票,第二天六點,我們便坐上了去延安的長途車,此車可謂是“老爺車”,一上坡就掉擋,司機沒辦法,我倆剛好又坐在第一排,遇坡司機掛好擋,就叫我們扶著,磕磕絆絆,晚上六點多總算到了延安,住到了延河橋頭的延安飯店。
早晨剛一上班,我們來到了延安公司,事情很順利,同樣又給了一張支票。事辦完了,我倆商量,先上寶塔山,再到棗園、楊家嶺、南泥灣、壺口瀑布。
爬上了寶塔山,山上沒有其他游人,就我們倆,我倆爬到塔頂,鳥瞰延安全景,溝壑縱橫,周圍是光禿禿的山,延河已稱不上為河,儼然一條小水溝,也許是冬日,看不見綠色,街上稀稀拉拉的路人,偶爾還有馬車、驢車、牛車在街上通過,這在西安是見不到的,對我們而言著實很稀奇。等我們準備出門下山時,門房出來一位工作人員,把我倆叫過去買了票,我們向她打聽去其它景點怎么走時,才知道,這里只有一路公交車,到棗園、楊家嶺根本就不通車,別說到南泥灣和壺口瀑布了,她說:你們先到橋頭不遠的紀念館參觀,看有沒有拖拉機可擋的,順路把你們拉到楊家嶺、棗園去。
從紀念館出來,我們來到延河邊,通往楊家嶺、棗園的路是石子路,我倆邊走邊回頭看有無拖拉機,擋了幾輛人家理都不理。同事說:在部隊咱們協同演練時,坦克在行中都往上爬,進入進攻區域又往下跳,不就個手扶拖拉機嗎!過來了一輛盤式拖拉機,我們先試著擋了一下,沒有停的意思,我倆緊跑了幾步,抓住箱板站到了車廂里,趕快給司機遞根點燃的煙,司機很高興,到了棗園,靠邊讓我們下去。
此次延安之行,深感延安的貧困落后,飯店里的水如果不放茶葉真喝不下去,沉淀后,杯底是厚厚一層如棉絮狀的東西。第三天早晨,我們到街上想買點這里的大棗,難覓其蹤。
去年夏天,北京的大哥和大嫂回西安,讓我陪他們到延安,用他們的話,每次回家來,不能將景點游完,否則,再回來就沒節目了。有了上次的經歷,我讓他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妻子還帶了些藥品,怕水土不服,每人還多準備了幾件衣服。
一行四人登上了火車,第二天一大早到了延安,在吃早餐時,看見餐廳的吧臺上有一張名片,是專門為游人提供車輛服務的,我打了電話,車很快就來了,說好價格,便往壺口瀑布進發。還沒走到瀑布,遠遠地就能聽到咆哮聲,走到瀑布跟前,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黃河水急奔而下,在河谷底部形成洶涌的漩渦,浩浩蕩蕩,一瀉千里,此情此景,讓人想到了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黃河之水天上來,排山倒海,洶涌澎湃,奔騰叫嘯,使人肝膽破裂!它是中國的大動脈,在它的周身,奔流著民族的熱血。紅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東山,河面銀光似雪。
回來的路上,我們經過南泥灣,司機帶著我們找了個稍高的地方俯瞰,正如《南泥灣》歌中所唱:如今的南泥灣處處是江南。讓人無不感嘆,確實似江南,山上綠草茵茵,平地是即將成熟的莊稼,風景如畫,令人思緒萬千。
晚上,我們站在賓館的陽臺上,看延安的夜景,真是彈指驚艷,一派都市景色,延河邊燈光霓霓,河水波光閃閃,有人扶欄私語,有人頓足閑聊,在音樂聲中,一群人在扭著陜北秧歌,寶塔被燈光照射得像一根金柱,周圍是星星點點,倍感溫馨愜意。
經過與服務員交談,早餐后,我們乘坐公交車到了棗園,跟著講解員,細細聆聽,細細品味,看著窯洞里樸素的陳設,腦子里總是縈繞著偉人毛澤東的:“艱苦奮斗,豐衣足食。”在這里讓人體會深刻,通貫身心。
來到楊家嶺,進入中央大會堂,大哥讓我站到講臺上,左手叉著腰,右手向前舉起,一幅偉人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作報告的樣子,妻子和嫂子一旁捧腹笑道:毛主席當年穿的是粗布衣服,你看你,是格子的襯衣,到像村長給村民做報告,大哥也是樂不可支。
延安之行令人酣暢淋漓,喝了南瓜湯,再吃紅米,登上寶塔山,再看南泥灣,醉美江南,山河如畫。
?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