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重慶分廠制絲車間“工藝質量知識搶答賽”圓滿結束,我有幸作為車間此次搶答賽參賽隊甲班的一員,與小組成員共同奮斗了近兩個月,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回首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參賽歷程,我們灑下了汗水,也收獲了成功和喜悅。對于我個人而言,這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此期間,我收獲了歡樂,提升了技能,深厚了友情,是一段彌足寶貴的經驗。
通過這次知識競賽,對于制絲車間工藝質量知識我有了更為系統的掌握。作為車間的一名集控工,許多工藝質量知識對于我而言并不陌生,起初翻看參考資料時,我覺得自己可以輕松地答對許多問題,如:嬌子(硬龍鳳呈祥)葉線出口水分、嬌子(軟龍鳳魅力朝)烘絲熱風溫度、嬌子(錦繡)小天子加香精度......然而,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發覺對于一些與自己平時工作相關性不大的工藝質量知識非常生疏。例如:梗線的知識,我知道制梗工藝流程,卻不知道流化床的工藝溫度;我知道風送梗絲的走向,卻答不出合格梗絲占剔除物料的工藝最高比例。在這次知識搶答賽之前,我也知道自己知識不足,卻沒有意識到有這么多盲點。這次活動,對我它既是敲響了警鐘,也提供了一個充實知識的平臺。尤其是在看資料準備階段,我發覺好些知識點我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煙葉“燒包”,以前只知道是質量問題,不能在生產中使用,但說不出來表征。現在通過請教我們班的工藝員胡師傅,我知道了燒包是煙葉存放不當,造成料包燒心,中間煙葉發黑的現象。同組的烘絲工裴師傅也說:“原來工作只是熟悉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現在學習了車間工藝質量知識,才知道一些細節上的關聯,看來我們這些四十歲的人也要發力學習才行啊!”裴師傅為了更好地記憶,隨身攜帶參考資料,利用工作空閑,反復背誦題目。這股努力的勁頭也感染了我們其他三個年輕人,大家一起發奮學習。除了各自平時在家里面背誦,臨近比賽那幾天,我們還聚在一起,互相抽題答問,爭取做到最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甲班小組在這次搶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三個班的隊員都表現得非常出色,我們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經歷了必答、搶答、問答三輪比賽,有歡笑,也有失誤,但完全不影響我們“學知識,重參與”的心情。賽后,大家都希望車間能夠多舉辦一些這樣的活動,寓教于樂,學習工作兩不誤!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