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閑暇,好友相約尋賞秋日里的美景。
步入山中,如同進入畫中,身邊潺潺秋水、路旁裊裊炊煙、空中鳥兒鳴叫、草叢蟲兒呢喃...遠處的深黃、淺黃、深紅、淡紅、淺綠涂抹在一起,交織在一起,顯得山分外妖嬈,疑似巨幅的油畫掛于天邊。
行至深山,遠遠地看去一叢淺綠葉子間掛著毛茸茸似刺猬的黃綠團子,正當大家走前圍站著觀賞那些渾身長滿刺的東西,揣摩著到底為何物時,一聲稚嫩的呵斥聲打斷了所有人的好奇:“不許碰栗子!”身后跑來一圓臉短發的小姑娘,脖子上掛著紅布包包,一手拿小棍一手拿夾子,兩只眼睛圓溜溜地盯著我們。以為對方誤解要偷摘她的果子,誰知她很認真地說:“它身上帶刺,小心扎了手,想吃俺幫你們打。”話音剛落她就圍著栗子樹敲打起來,一會草叢中掉落了一層,小姑娘用腳熟練地踩踏著地上的栗子殼,手里的夾子也派上了用場,沒多大功夫地上的栗子全脫了殼,乖乖進了小姑娘的紅包包里。“嘿嘿...栗子不能生吃會拉肚的,到俺家給你們炒了吃。”小姑娘笑起來格外好看,紅撲撲的臉上顯現出淺淺的酒窩,圓溜溜的眼睛這會變成了月牙狀。我們竟忘記了出游的目的地,一個個興趣盎然地跟在小姑娘屁股后面,任由她在前面帶路。
大約行走一里路的光景,小姑娘停在左邊靠山的三間木架房前。“到了,石頭凳子隨便坐,呵呵。”然后扯著脖子喊“奶奶!來客嘍!”話音未落房子里走出大約六十多歲的婆婆,婆婆滿臉的慈愛嗔怪道:“野丫頭!管不下你了,成天不著家。”一邊埋怨著一邊利索地為我們倒水。閑話間才了解到小女孩的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四季只有婆孫倆相依相守。每年秋天是小姑娘最忙張也最開心的季節,平日除了學習外就撒著丫子游蕩在山中,夕陽西下才背著采摘回來的核桃、栗子歸來。周末起個大早,搭坐拉石頭的拖拉機到鎮上的市場上賣了山貨,捎了婆婆最愛吃的石灰窯的點心和油鹽醬醋......談到小孫女婆婆滿臉的慈愛。
“奶!別嘮了,趕緊做咱的豐收三寶”。小姑娘拉起婆婆鉆進房子旁邊的苞米地里,看著婆孫倆忙得不亦樂乎,我們也按捺不住加入了掰苞米、摘毛豆的隊伍中。接下來舀水的舀水、燒火的燒火、翻炒的翻炒...一個小時,我們共同的勞動果實端上石桌。看著熱騰騰香噴噴的煮苞米、毛豆,黑紅發亮咧著嘴的炒栗子,大家的肚子不約而同地咕咕起來,婆婆大聲招呼“等啥,趕緊趁熱吃!”小姑娘這會子承擔了全部的招待工作,一會給這個遞上插了筷子的苞米棒子,一會給那個捧上焦香的炒栗子,一會端杯水,一會送把毛豆,看著我們狼吞虎咽地吃相,她蹲在地上雙手托著腮幫子滿臉的幸福、滿足。
半天功夫,小姑娘和我們已相當熟了,拉著我們去她的房間,讓我們瀏覽她珍藏的寶貝,她小心翼翼地從紙箱里拿出一件件“寶貝”擺放在床上,可愛的小棕熊、魔方、金發小娃娃、美術本......“知道嗎?這些都是俺的寶貝,是俺每個生日爸爸媽媽郵寄回來的。”隨手翻開美術本,她的小腦袋湊過來解說道:這幅是俺和奶奶在院子里數星星,這幅是奶奶喂小雞,這幅是爸爸、媽媽和我......看著一幅幅稚嫩的圖畫和那張天真無邪的臉,我的內心一陣酸楚,二十幾張圖畫記載著小姑娘和婆婆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承載了小姑娘內心多少夢想和渴望啊,本是世間最平常不過的親情和關愛,對她來說是那么的遙不可及,而她和婆婆相依為命的日子里,所有的精神寄托所有的快樂源泉都來源于那小小的紙箱。當都市的孩子為了芭比娃娃哭鬧不休時,她正滿足地擺弄著自己的珍藏。
時間過得真快,到了不得不說再見的時候。起身時我把兜里所剩不多的錢悄悄塞進那個小紙箱。小姑娘牽著婆婆,陪我們走了很遠...“回吧!婆婆。”我揮了揮手,不忍再看那張純真里略含失落的臉,不忍對視那雙清澈又霧蒙蒙的眼,頭也不回地走了。我知道我的心里從此又多了份牽掛,我會再來看你們的,純真樸實的親人們!我會再來欣賞,這秋日里最美的景致!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