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育部網站公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給學前孩子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的成長設定了一個“階梯”狀的標準。政府希望通過這部《指南》有效轉變公眾的教育觀念,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10月16日《京華時報》)
《指南》明確了:3歲學會不跟陌生人走;4歲學會體諒父母辛勞;5歲學會說出家庭住址;6歲學會接受不同意見等。雖然不能把《指南》當作“標尺”,無疑為家長以及幼兒園教育起到了指引迷津的作用,防止將幼兒教育“小學化”。
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不少家長以及幼兒園將幼兒教育小學化,一些幼兒園甚至跟小學一樣,實行期末考試制度,分名次,促使家長之間出現攀比,本來是小學生所學的知識,過早地讓幼兒學習,其實,這一現象,這一不利于幼兒成長的教育方式早有專家提出,沒有得到家長以及幼兒園引以為戒。不少家長抱有“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孩子剛會說幾句中國話,就給孩子報所謂的英語班,剛會蹣跚學步,就為孩子報什么音樂班,學一些孩子誤以為玩具的樂器。且不知,過早地使孩子失去了玩興,失去了好奇心,孩子過早地受到束縛,是對孩子日后學習興趣的扼殺,是對孩子聰明才智的壓制。
盼兒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為人父母之心愿,其它地方可以省略,唯獨在孩子身上不能省,為了孩子能鶴立雞群,家長們煞費苦心,絞盡腦汁,擲重金為孩子鋪設棟才之途,登頂之路,卻忽略了,世間萬事,不能違背其成長規律,將處在冬眠期的植被,讓其過早地接受冰霜的洗禮,不僅成為不了綠茵,會過早地凋零。孩子該有孩子的天性,不能揠苗助長,每一階段該有孩子應懂的東西,不能人為地給予剝奪?!吨改稀返墓?#xff0c;家長及幼兒園,該是從《指南》中悟出育兒之道,幼教之津,使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健康成長,成為社會有用之人。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