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要關燈,你關了燈我就睡不著,睡不著,我就害怕老師過來扎我,你開著燈我就知道老師不在。”現在,每晚開燈睡覺已經成為小強(化名)改不掉的習慣。這個5歲的男孩就讀于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海培金色搖籃幼兒園的大二班,扎他的老師是這個班的代班老師李玲(化名)。目前,當事幼師已經被行政拘留。(10月31日《西安晚報》)
近一時期以來,虐童事件頻現媒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煽耳光、提耳朵、用針扎,這是被發現,被媒體曝于天下的,人們又不得不在惴想,僅是這些嗎?被曝光的只是小巫見大巫,比這更嚴重的是不是隱藏的比較深,沒有被發現?虐童事件的頻發,暴露了幼教師德的缺失,喪失了應有的愛心和對幼小心靈的尊重。園方唯利是圖,把關不嚴,濫竽充數,注重的是經濟效益,缺乏的是嚴格的審查和日常的管理。違法成本低,追究其行政刑事責任的同時,給兒童造成的身體損害,精神傷害等,這些傷害的量化,以及康復治療的花費等,卻被人們忽略了,只是把眼光聚焦在對幼師的處理上,要知道,幼師對兒童的虐待所造成的傷害不是一時,也許會伴隨孩子一生,影響孩子日后的成長,不是以一個處理決定,以一紙判決書就能撫平的。
孩子是希望,把希望扼殺在搖籃之中,是極大的犯罪。我們在追究幼師責任的同時,是否要進行多方檢討,實行問責。查一查管理部門的審查監督是否到位,是否認真履行了職責,對從事這一職業的人員資質是否進行了嚴格的審查,做到了日常監督,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了及時糾正,令其改正。園方在招聘幼師時,是不是遵循了管理規定,對師資素質做到了心中有數,做好了日常管理工作等等。
在很多人看來,幼兒園就是看孩子的地方,實際不然,孩子在這里要比與家長在一起的時間多得多,孩子脫離了家長的監護,他們以獨立的個體與其他孩子共舞,在這里學習與小朋友交往,學到一些生活的小知識,小常識,培養他們做事處事能力,開發他們的智力。幼師猶如母乳,該如何地讓孩子吮吸到營養的乳液,母親的健康狀況,決定了孩子的成長。不僅如此,幼師還需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靈,這些關乎著孩子的未來,我們應是重視,從起點入手,幼師素質是重中之重,是孩子的希望。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