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碼族”就是在實體店看上一件自己喜歡的衣裳或者是其它物品,經過實際試穿試用感覺滿意決定買下來,但在實體店又覺得貴,為了節省開支,將所需商品的條碼抄下來,在網店里購買,一樣的商品,一樣的款式,一樣的花色,一樣的質地,卻節省了許多錢,比在實體店里購買便宜。(11月20日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
網購已不是新鮮事,被許多人接受,對于很多工薪階層的人來說,網購對他們極具誘惑,很有殺傷力,深受中青年人的青睞,是網購的主力軍。網購不足之處,是不能直擊實物,對于購買服裝極其重要,因一個生產商與另一個生產商所執行標準的不同,就存有差異,或許穿這個品牌的衣裳就符合自己的身材,另外一個品牌就有可能長或許短,或許瘦或許肥,這就需要實物來試,還有,就是花色的差異,網絡顯示的色彩或許與實物不盡相同,找家實體店試過之后,做到心中有數,買到自己心儀的物品。
貨比三家是消費者的權利,是絕大多數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在我們的實體店里挑來選去的,我們是熱情有佳,本以為這單生意十拿九穩了,結果是抄了商品的條碼揚長而去,引起營銷人員的反感,產生極大的抵觸情緒,心里或多或少的不舒服。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回避這一現象和趨勢,即便再有錢,誰也不愿意充當冤大頭,有比這里便宜的又何必非要花冤枉錢。有的商家對待“抄碼族”,就跟防賊一樣,“抄碼族”為了能得到商品條碼又跟“地下工作者”一樣,使用各種手段,甚至在試衣間里用手機拍攝條碼。一個是防,一個是偷窺,為買一個物品,演繹了一場現場版的“諜片”。
我們應心平氣和地接受“抄碼族”,日新月異的電子商務,給人們提供了便捷的服務,足不出戶得到自己喜愛的商品,無需耗費時間跑到實體店選擇購買,路途的勞頓,人員的擁擠,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還不一定滿意而歸。對于上班族來說,他們周而復始三點式地奔波,忙碌在繁瑣的事務中,還有生活中的瑣事纏身,沒有太多的時間。另外,受經濟所限,分配極其有限的收入,購買到所需商品,而且,直接送到家門口,何樂而不為。
對于商家來說,能有“抄碼族”的光臨應是一種榮耀,至少我們的商品引人眼球,受人青睞,某種程度上,“抄碼族”是一個很好的宣傳群體,起著廣告傳播效應,也是提升商品知名度的一種渠道。我們要做的是,面對網購對實體店所帶來的沖擊,我們應鎮定自若地面對接受這種新的購買方式,彌補自己的劣勢,面對不可逆轉的網購形勢,面對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面對多元化的社會,多元化的市場,尋找生存空間,改進營銷方式,順應潮流,發揮實體店的優勢,使自己處在不敗之位,該是當務之急,該是認真的思考的問題。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