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書——365天的靜思冥想》,乍看書名,便想這應該是一本寫如何孕育生命、珍惜生命的書。翻開目錄,才知這是一本幫助人類從恐懼和無明中徹底解脫,體悟慈悲與至樂的書。
365天的第一個月講述了聆聽、學習、權威、自我認識,拜讀之后,聯系目前工作現狀,讓我體會頗深。
生活擺在眼前,我們會面臨很多選擇。《生命之書》教給我們,自在地聆聽,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放下心中的屏障,忘卻企圖、欲望、焦慮和各種投射,去禪悟、去聆聽。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又有多少人能夠無欲無求的生活,走進自己的心里,去聆聽這個世界最原始的聲音。鎮里新來了兩位年輕同志,對于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他們來說,應不能過于去追求欲望和權利,急于求進,有時要像書里所說的,放下心中的屏障,傾聽萬籟,也許會得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收獲。
人生一直處在學習中,可是我們理解的學習就是去獲取新的信息,透過記憶去累積知識,注重的是外在知識的累積。我們大多都是基于一些外在的目標去學習知識、獲取信息,我們其實從未真的領會什么。《生命之書》提倡的是心理上的學習,是自己渴望去理解以及因喜愛而去做某件事。學習不是一種累積,不能把學習這件事變成一個囤積知識的倉庫,應該一邊生活一邊學,就不會停止學習了,也就沒有一刻是倒退或退化的了。
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自我認識,認識自身的能力、想法等,但也要了解競爭對手的能力,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生命之書》所說的自我認識卻沒有那么簡單,認為自我認識就是在每個當下發現自己的動機、欲求、思想和偏好,來面對經驗所帶來的挑戰。自我認識要透過關系的互動、日常的活動、說話的方式、下評論和算計的方式,以及譴責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來揭露它。用一顆安詳的心、單純的心去覺知自己,揭露自己,透過自我認識產生創造力,提升自身能力。
《生命之書》認為的權威會阻礙學習,權威會是固定的一種模式,會受制于知識。他還認為任何一種權威都會使我們變得盲目,并助長輕忽的態度。這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待商榷。權威能給我們做參考,可以把它作為基礎,再去創新。權威也都是別人創造出來的,有些東西(自然規律、現象等)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遵從。
克里希那穆提曾經說過:“你為什么只想做書本的學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門徒?若是能在周遭的環境里發現孰真孰假,你自然會知道什么是實相。”他不斷地指出,只有這本思想無法操縱的“生命之書”,這本永遠在變化、充滿活力的著作,才是值得閱讀的,其他的都只是二手信息罷了。無窮的經驗,深植于內心的恐懼、焦慮、痛苦、快樂及人類數千年來所累積的信念,全都在你的內心深處,你就是這本“生命之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之書,真實而豐富,但不斷在變化中,我們窮盡一生也許也無法讀透,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書》像個藥引子,他激發我們直面人生中的種種苦難,了解苦難本身,最終消解苦難,回歸寧靜。他讓我們忘卻欲望、權利、企圖、恐懼、焦慮……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幫助我們從恐懼和無明中解脫,體悟慈悲與至樂的境界。這種境界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我們只能慢慢體會,細細回味。
《生命之書》涵蓋了人類所有的情境,人生的每一個面向在他的眼底都是息息相關的,很多內容值得我們去深思、去品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