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非走不可的彎路》。她站在青春的路口,她的母親攔住她說,此路走不得,我以前走過。她不信,覺得母親能從那條路上走過來,自己為什么不能?于是她堅持走上那條路,母親只好嘆息一聲,說一句一路小心。當她真的走上那條路時,發現母親沒有騙她,這條路真的難走。最后當她拼了命努力,一路堅持,終于走出來的時候,看到一個年輕人正站在自己當年的路口,她忍不住像母親那樣喊:“那路走不得。”年輕人跟當年的她一樣,非走不可,于是她也道一句:一路小心。
《人生需要揭穿》也許就是一本告誡,卻不勸阻,最后道一句“一路小心”的書。這本書誠如作者在后記中非常謙虛地講自己“天賦平平,文字也是卡拉OK水平”那樣,讀起來非常親切通俗,簡單易懂。對這本書而言這不僅不是一個缺陷還是一個優點,因為它非常好看、輕松,所以每一個人隨時都可以停下手邊的工作或者娛樂讀上兩頁。除了親和,這本書最大的動人之處在于真實和真誠。丁丁張真實和真誠地記錄下身邊一眾朋友的愛情故事,記錄下那些所承受、所遇見和所思所感。按他的話說:“書里的他們,其實就是我自己。” 對他而言這本書是一個夢想的達成;對他的朋友來說,這是一本青春記錄冊,記錄著成長的傷痛和感悟;而對廣大讀者來說,這是一本有共鳴,有真情,有指導意義的揭穿大全,這是一本你隨時可以捧起來閱讀,但是讀過之后又不忍放下的書。
此書妙趣橫生,在書中你會輕易地看到曾經的自己或者現在的自己亦或者身邊朋友的影子,讀起來時不時地讓人捧腹大笑或者唏噓垂淚,也偶爾會遭遇自我面目被揭穿時的困窘、尷尬和猙獰。作者丁丁張直接、理性、尖銳又鮮血淋漓地戳穿戀愛中種種騙局,揭穿人生中的種種假象,就像一把短而鋒利的匕首劃開金玉其外的愛情表象,把敗絮其中的真面目粗暴地呈現在你眼前,讓你再也無法自欺欺人。他說了許多朗朗上口,類似格言警句的話,無論你是誰,總有那么一兩個金句會戳瞎你的雙眼,刺痛你的內心,猛烈鞭打你的神經,讓你坐立不安或痛哭流淚。諸如:你喝醉時想起的那個人,基本不會是來接你的那個。真喜歡你的人都沒有那么忙。你在這人那里得到的,一定會在另外那個人那里還回來,愛的能量是守恒的,犯賤也是。在我需要被愛的時候,人好就行;在我需要去愛的時候,人好不好都行。有的時候我們愛上遠方,僅僅因為我們沒有到達。好愛不費勁,真愛都勇敢…… 當然這些總結都是聰明人在歲月中,經歷過受傷的痛苦,認真的思考,獲得成長之后的人生總結,不聰明的人則生命不息,受傷不斷,犯傻一生。我想這就是聰明人和傻瓜的區別。 每個人都有青春,每個人也都在紅塵中摸爬滾打。看完這本書我會去猜想:這本書對那些正在愛情中受傷的靈魂是一劑苦口但溫柔的治愈良藥;對那些已經從傷痛中走過來,恢復光彩的人是一種成長的記錄、分享與共鳴;但是對那些還沒有在愛情的大學中受過一點傷的新鮮人是否有幫助,是否能夠幫助他們日后免于碰壁,免于流淚,不受人生假象的欺騙與傷害? 張愛玲在文章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練出鋼筋鐵骨,又怎能長大呢?”確實如此,人生是個試錯的過程,愛情也不例外。在滾滾紅塵中,該做些什么、走怎樣的路,每個人都應遵循著內心的聲音一步步摸索出來,試錯出來。摔倒了,爬起來;撞個頭破血流,往后退;走岔了路,就退回來;走得太急,就慢一些;迷路了,停下來想想,再繼續走。面對年輕人,我們這樣的過來人不要患上“攔路癖”,因為攔了也沒有用,唯有道一句“一路小心”。因為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的人生都要自己過,每一個人都有需要自己獨自去完成的人生功課。因為經歷,所以懂的。
生命不息,紅塵不止,僅以一程換一種懂得。愿天下所有不懂和懂得的人成長不止,長久幸福。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