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寫下這個題目后,我便開始苦想連篇,我心目中的和諧社會到底是怎么樣的呢?這個問題就連我自己也不敢回答,因為這是一個看是簡單卻讓我不知道從哪下筆從哪何談起的問題。
什么是和諧的社會?孔子在《大道之行也》中寫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幫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矝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已;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在百度百科中給和諧社會下了這樣一個定義:真正理想的社會應該是這樣,在這樣的社會里,有完善的法制,生產力高度發展,人人安居樂業,都充分享有自由,平等的權益,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一切重要的活動都遵循公平,公開,公正,民主的原則,人人都充分享有民主的權益。我心目中的和諧社會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沒有戰爭,沒有國界的社會。
還記得奧運開幕式上的那個大大的“和”字嗎?正是這個簡單卻寓意深刻的漢字博得了全場的歡呼與喝彩。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如果一首歌中出現了一個不和諧的音符,我們就會覺得刺耳,如果一首詩中出現了一個不和諧的詞語,我們就會覺得別扭,由此可見,和諧無論在哪兒,都是很重要的。
我國有許多名人都極其推崇和諧。比如春秋時期的孔子,他的一生幾乎都在推廣他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用仁慈和愛心對待別人,不就是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嗎?還有現任主席胡錦濤,在他的家中,擺放著許多祖傳下來的畫,其中最主要的是兩樣,荷花和螃蟹。為什么呢?原來,荷花的“荷”與“和”諧音,螃蟹的“蟹”與“諧”諧音,由此可看出,“和諧”是胡錦濤的祖訓,胡主席正是本著這樣的理念在治理國家。關于和諧的名人名言更是數不勝數。《論語》里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孫中山說:“天下為公,世界大同。”馬克思說:“對和諧之美的追求是人類的本能。”
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講文明,講禮貌,做高素質的新一代。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做真人,先做人,再做學問。讓我們一起努力,努力學習,一定能消除這些不和諧音符,為社會的和諧作出貢獻!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