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個國家強盛的根本,這是毋庸置疑的。縱觀當今世界各國的發展,我們都不難得出這個結論,長久的興盛,無不得益于教育對整個國家經濟文化實力春風化雨般的滋潤。真是基于此,國家領導很早就提出了科教興國戰略。相比之科技,教育是更為基礎層面,也是更為關鍵和重要的,因為科技的發達與否,根本上也是取決于教育的發展程度。在這樣的共識下,在我們民族復興的歷史背景下,再來觀察我們的教育制度,卻不得不令人生憂。
教育的作用,通俗的說,有這么兩個:第一,傳播普及知識。第二,培養受教育者道德思考的能力,并樹立他們完善的人格。二者孰輕孰重?這也是一個無須爭辯的問題。正如我們常說的做人和做事排序問題,如果沒有做人的標準來評價做事的能力,那么我們整個世界幾千年來得益建立的道德帝國將被摧毀。希特勒,一個屠殺世界的劊子手,怎會得到贊賞?而一旦有朝一日,人類固有的功利主義思想更傾向去正面評價這個歷史人物,那么距離我們人類自我毀滅也就不遠了。反觀我們的國內教育,在傳播知識方面確實有值得稱贊的地方,可以這么說,中國人脫貧的歷史和中國人擺脫文盲大國的歷史,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而無論是讓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不再餓肚子,更進一步的,讓他們可以用眼睛去閱讀文字,用心靈去感受思想,都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奇跡。但是在第二點上,中國的教育卻走入了一條看不到方向的道路上,而這種絕望,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到改善,反而讓人更加的絕望。
最近一段時間網上吵的沸沸揚揚的“復旦投毒案”,乍看只是個例,但是仔細對中國教育制度有過真正反思的人看來,它不僅不是一個特別的個例,反而是中國教育全面失敗的最普通的明證。掩耳盜鈴的人才會說,這樣的案子具有個案的性質,并不能代表什么。他們批判那些對中國教育痛心疾首的人們,嘲笑這不過是一種悲觀主義的腔調.果真如此嗎?從更早的清華投毒案,潑熊案,以及這些年來見諸報端的各種學生跳樓、自殺、暴力行為的案件,我們都無法安然的對中國教育持有樂觀的態度。前浙大教授鄭強先生說得好,一個國家的教育,并非以培養了多少科學家,多少文學家為成功標準的,而在于它能不能培養真正的人,真正的女人和真正的男人,能不能激發受教者的道德能力和想象力(而想象的缺乏,通常帶來道德思維的僵化)。如若不能,這樣的教育只能培養出閹割了個性的人,只能培養出了不懂愛也不懂得同情的行尸走肉,只能培養出一個個“范跑跑”和“藥家鑫”。而這些由“范跑跑”和“藥家鑫”們來領航的中國未來,又在何方?
中國教育的失敗,根源在于我們走了一條急功近利的路,且不知悔改。小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一篇文章,里面的周恩來說了一句讓無數人都汗顏的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但是歷史的車輪前進了這么些年,或許,當講臺上的老師都無法被這句話觸動的時候,坐下的孩子呢?我們在現代化的今天,卻依然沒有擺脫那些封建的教育思想(說是完全的封建也不然),即,讀書是為了顏如玉,為了黃金屋。(因為這是人性的必然要求)。我們不能忽視人性,來抹殺人的正常的必然的欲望,但是教育的偉大之處也正在于此,引導和教化。引導人們去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時,來為周圍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教化人們在追逐物質享受的同時,不要忘記了讓自己的心靈同樣的富有起來。如果教育只是幫助人們堅定并更加肆無忌憚的去追求自身的利益,由于叢林里的動物一樣,一切都以生存為最大的目的,那我們的人類社會早晚也不過是叢林社會的另外一個版本罷了。翻閱中國建國以后的教育史,無不是功利為導向的。盡管這其中有歷史的影響,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但是如果說三十年前,我們可以用“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來教育學生,可以迅速的走一條科技強國之路,而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們又該來面對我們的孩子,如何來告訴他們,一群心智都不成熟的所謂“大人”,怎樣撐起中國未來的一片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教育的種種弊端,非一日形成,也非一日可以破除,我們不可以急功近利的去建立一種制度,又同樣急功近利的去摧毀它。任何良性的發展都是徐徐而致,而不是一日之功可畢。當然,我們也不能以同樣的理由來阻擋任何有益的變革,變則興,守舊則亡,中國的教育制度,已然不是可以抱殘守缺就可,而是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如何改呢?筆者有以下兩點粗鄙的看法和意見。首要的一點,是必須正視我們整個教育制度的中心理念,那就是,教育的根本是什么?這點在上面已有一些短暫的論述。這是解決綱的問題,所以綱舉目張,如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一切的改革都只是徒勞無益的;另外,把全面發展教育真正的落到實處,正如古人所說“傳道授業解惑”,才是為人師表的正道。知識可以改表命運,但只是也必須改變人,讓人變得更好,懂責任,懂擔當,懂寬容,也懂得關愛,否則與機器無異。以上這些觀點都只是一些很淺顯的道理,但是我認為,教育的根本,在千年之前的古人,其實就說的很明白了,只要我們認真參詳思考,就能有所獲益。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的教育改革之路還要走很長的時間,作為一名在同樣的教育制度下成長起來的社會一員,我由衷的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去享受天空的蔚藍,去享受夏天的微風,也享受友情的滋潤,去享受親情的博大,而不僅僅走在一條通向成功的路上,丟掉了靈魂,也丟掉了自己的自由,以及愛人和愛自己的能力。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