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乘坐公交車時碰到這樣一幕,上來一位七旬多的大娘,走路顫顫巍巍,領著十一二歲的孫子,車上人很多,老人家一手還提著個包,好不容易地挪到了里面,從人與人之間的空隙中抓住了座位的扶手,老人家所扶的座位上,坐著看似十一二歲的小男孩,聚精會神地玩著手機上的游戲,車上的人漸漸地少了一些,老太太故意靠了一下男孩,男孩一抬頭急忙給老奶奶讓了座,老人家快速地把孫子拉了過來,孫子是迫不及待而且歡天喜地地坐下,孫子高興地不時地向奶奶講他所看到窗外的情景,自始至終沒有對讓座的男孩說一聲:“謝謝!”再看讓座的小男孩,面無表情,一臉的茫然和尷尬。
看了此過程,讓人有:“親的就是親的!”之嘆!同樣十一二歲,一個是給老人讓座,一個是搶著要坐,天壤之差,一個令人敬佩,一個讓人感到悲哀,老奶奶此時的疼愛,也許會成為孫子一生的疼痛,自己寧愿站著也不能讓孫子受累,這個“榜樣”傷害的是兩個孫子,讓讓座的男孩作何感想?難道你的孫子就那么重要?我就應該站著,況且,那個座位是我讓給你的,你完全可以坐下把孫子抱在懷里,或許人們心里還會好受些。
我們期望孩子成龍成鳳,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但是,我們又給孩子潛移默化地傳授了什么?即便自己孫子坐了下來,也應該讓孩子替你向人家道謝,還要讓他知道,這個座位是讓奶奶的,不是讓給你的,你搶先坐下是不應該的,要向人家學習,懂得給老人讓座,這是必須遵循的美德。
日常生活中,我們家長的言行就是給孩子做出的示范,千言萬語不如我們身體力行,孩子的道德品質是從點滴養成的,因此,我們不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孩子的曲直,我們是最好的老師,盼孩子成龍成鳳,家長從要自身做起。
?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