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正在經歷青春,還是青春不再,最近上映的《致青春》都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緬懷青春的機會,這是一段被定格的時光,雖然講述的是別人的故事,但似乎角色都能在自我的回憶中找到類似者,在影片中配比著角色一一對號入座,當然,似乎誰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勾起當年的回憶。毋庸置疑的是,《致青春》必將引發集體懷舊熱潮。
當未來的憧憬,一點點變為對現實的追索,每一代人,就唯有從回憶中尋找曾經的熱血與真情。那些散落在歲月之路上的葉片,有的早已枯黃斑駁,有的早已隨風飄散,電影《致青春》的價值在于,能帶觀眾曾經的青春,或許是曾經的經歷,或許是幻想的情節,但電影如一根火柴,劃亮了之后,點燃了記憶,喚醒了早已沉睡的情節,甚至重新勾勒出對青春的回憶,一幕幕的悲歡離合,重新成為內心的回響。
即使影片結束,火柴熄滅,但萌發出的青春情懷,卻不會那么輕易退卻,記起的人和事,也不會在短時內忘記,被勾憶起的曾經的青春,無論酸甜苦辣風霜雨雪,如今回想起來,就如欣賞一件雕塑品一樣,都只留下騷動的青春,都只留下幸福的味道。
電影里的鄭薇對阮菀所說:“這個世界上,除了愛情還有別的呢。最好的致敬,或許在愛情之外吧。”
有時候,我們懷舊,是一種對逝去時光的緬懷,不代表我們真的打算重新生活在那個時代。歸根到底,所謂“懷舊”只是一種葉公好龍式的幻想,我們腦海里把過去的美好不斷復述,不斷重構,把過去不好的東西全部過濾掉,選擇性遺忘,最后形成一個理想化的舊日圖景,并加以膜拜。
這些圖景一旦觸到現實,就會立刻推掉金黃顏色,回到本來面目。沒辦法,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們已經習慣當下的生活,再回去從前,恐怕只會不停抱怨過去的壞處,全然忘記過去的那些優點。
我們懷念青春,因為我們可以爆發,可以悔恨,可以說“如果”,可以說“一定”,可以說“永遠”,可以說“絕不”......,就像電影里的陳孝正回來找鄭薇,可以說選錯了,可是如果真的再來一次,真的會改變自己的選擇么?最打動的你的,還是鄭薇那句話,能做到的也是那句話,可以做的只是那句話——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逝去的叫青春,留下的是我們,能把握的是現在。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