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早在數世紀前在東西方社會就已出現,出于功能性,人們發明了這種奇特的鞋子。在今天,高跟鞋幾乎完全喪失了其功能性,取而代之的是它審美價值的體現。
現在的女性世界是高跟鞋的世界。走在大街上,只要你低頭稍加留意,會發現大多女性穿的是高跟鞋,什么樣的款式都有:有細跟粗跟,有十幾公分高的、也有三、四公分高的;鞋面有皮質的、絲質的,有不加裝飾光面的、有加上蝴蝶結、蕾絲、小珍珠、鉚釘等各種裝飾的;風格有非常柔美的女性化的,有粗獷的中性化的、甚至還有運動款的。即使在那部分沒有穿高跟鞋的女性家中的鞋柜里也少不了高跟鞋。無論當今流行如何變幻,高跟鞋都逃不出設計大師們的手筆,它就像經典“小黑衫”一樣,成為永不過時的流行,T臺上、生活中,永遠都少不了高跟鞋。高跟鞋幾乎成了女性時尚的代名詞。
高跟鞋的世界
對于女人來說,高跟鞋就好像句子里的動詞,水墨畫里的鳴禽,靜流里的漣漪,它能讓整個畫面在瞬間靈動起來。只不過是幾公分的提高,但卻有完全迥異效果。妙曼的曲線,自信的氣度和窈窕的風韻,都在這一刻得到凸顯。于是有人說,高跟鞋拉近了女人和天堂之間的距離,這算不算夸張呢?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從15世紀高跟鞋發明以后,不知道多少名媛淑女在高跟鞋上栽得灰頭土臉,但鞋跟的高度,卻從未降低。
“站在高跟鞋上,我可以看到全世界。”這是《欲望都市》里專欄作家凱莉的經典臺詞。嗜鞋如命,永遠抵擋不了高跟鞋誘惑的她,當電影版《欲望都市》里“大先生” 拿著一款來自莫羅?伯拉尼克出品的藍色綢緞鞋向她求婚時,那雙高跟鞋便瞬間顯得意味深長起來,因為它不止是一雙鞋,不僅代表了感受,更是愛的抉擇。在感情低谷時,凱莉也曾落寞地說過“愛情會逝去,但鞋子永遠都在。”
身高180的妮可.基德曼和阿湯哥正式離婚后,面對媒體時她不無辛酸地說:“現在我終于可以穿高跟鞋了。”而夢露踏著菲拉格慕的細跟鞋說道:“雖然不知道誰最先發明了它,但所有女人都應該感謝他。”電影《偷穿高跟鞋》里,當律師的姐姐生活嚴肅保守,卻在家里藏了一柜子的時尚高跟鞋.對高跟鞋迷戀的例子不勝枚舉,這足以體現高跟鞋對于女性的足夠強大的誘惑。
高跟鞋的意大利文是Stiletto,即是一種刀刃很窄的匕首,是一種完美的“兇器”。擁有400年歷史的高跟鞋,在漫長的進化中無限靠近完美。高跟鞋和女人的關系也愈演愈烈。然而,高跟鞋的誕生卻是源自于男人。也許正是如此,高跟鞋與男人,男人與女人,一開始就有了說不清的關系。聰明的女人,懂得利用神秘的第六感以柔克剛,以高跟鞋的魅力對自己奢侈,讓男人著迷。
高跟鞋對于男人而言也許不過是一雙鞋;但對于女人,則不僅是一雙鞋子那么簡單,它是一種“天賦女權”,是行走的藝術,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挑到一雙好鞋。
每個女孩都有過小時候偷穿媽媽高跟鞋的經歷。小小的腳,伸進大大的鞋子,來來回回,噠噠噠噠……鞋跟敲打地板的聲音讓人滿足,讓人迷醉,從此盼望自己快快長大,早日擁有一雙屬于自己的夢想的高跟鞋。
如今,終于長大,終于擁有了第一雙高跟鞋,然后是第二雙、第三雙……直到擁有了滿滿一柜子還是覺得它不是最好的,挑好鞋的人生還在繼續。那些窄窄小小的鞋子,完美的曲線和光澤,一看到就讓人心動,讓人興奮,雖然有時候它們并不舒適,但擁有它們,便是一種滿足。
女人為什么愛高跟鞋?為什么迷戀高跟鞋上的世界?
也許是因為高跟鞋塑造了女人更為曼妙的姿態,也許因為高跟鞋有讓女人瞬間重生的魔力。就像電影《魔鞋》里的女主角那樣,一雙有魔力的高跟鞋,改變了她的世界,讓她從默默無聞的鞋子設計師變成魅力四射的“繆斯女神”,也讓平庸的她成為名設計師的助手。然而,她也矛盾,因為她知道沒有魔鞋,她就沒有一切。于是,她失意地離開。然而那時,男主角終于發現自己的“繆斯”并不只是那個美麗的她,更是現實中那個真實的她。電影的結尾,兩人在河畔擁抱,女主角把那雙漂亮的魔鞋沉入河中。事實上,這個時候才是鞋子真正的魔力展現的時刻。
高跟鞋源自男人,但它最終屬于女人,當然也總是和男人有關。正是這種千絲萬縷,理不清道不明的牽連,讓高跟鞋充滿了各種魅力與誘惑,變得極為迷惑,成為永恒的單品。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