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農村。
哪里的人和事,自然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樣重要,就像是在我的心里面住著,值得我關心和關注。每次回家去,父母親總是說,我們趕上了好時候,路現在修的原來越好了,也有了路燈,鑼鼓家伙也配上了,還有了圖書室……可惜村里面青壯年都去打工掙錢了,現在老弱病殘反倒成了“常住人口”了。話語里流露出的那一絲絲無奈,讓我真的明白,村莊已經演變成了村落,好像是一幅墻上的畫,突然重重地掉下來撞擊著我的回憶。
那時候,村子里面沒有像樣的路面,晚上也黑燈瞎火的,夏天傍晚大家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仿佛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從容的小狗們還有小雞小鴨,也在參與著這樣集體組織的活動。冬天太冷了,人們就聚集在墻旮旯里,悠閑地聽老人們在說那過去的事情。我的小學和中學就在村里度過,每天最希望的事情就是放學后,和伙伴們下河捉魚、爬上麥草垛相互打鬧或者追逐一個已經起了皮的破籃球,擁擠著射進兩塊破磚頭擺設的球門里,“贏了,贏了”的喊聲似乎要震破村莊上的空氣。
直到我上了高中,住校了,才知道在村莊里求學的好處,可以直接端起碗吃到母親精心做的蘿卜、薺菜餃子,睡在自家的熱炕頭上,這也更深深地懷念起那個我曾經瘋跑每一條村道的村莊。后來上了大學,參加了工作,距離家和那個小時候的村莊越來越遠了。一路走來,每當心里被什么牽絆,總是第一個夢到那曾經熟悉的小路,不管延伸到哪里,都總是和通往家鄉的路相連。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因為工作忙;夢里的渴望卻總是那么鮮活,但原來的村莊真的變成了村落,沒有了豐滿的人物和人群,只留下一個個回憶和似曾相識的模樣,徹底破落成了“一個村落的圖景了”。也許,熱鬧也是急匆匆的樣子,偶爾誰家娶了媳婦,或者老人去世,大家才匆匆忙忙聚在一起個把小時,完了之后便又天各一方,開始打拼自己新的生活。最熱鬧的春節,也因為有人在廣東或者上海或者新疆而無法回來,但年三十的除夕夜里,再年邁的父母也會陪著孫輩們燃起鞭炮,似乎只有這鞭炮聲似乎真的要驅散掉多久的無法相見呢。
曾經有人說,中國傳統的鄉村社會已經被現實的經濟需求打破。這是文明和進步的需要,但我們內心里對淳樸平和生活的向往,卻在鋼筋水泥包圍的高樓大廈里找不到了。支離破碎的場景里,我們仍然能找得見自己小時候居住生活的那個村莊,可惜,現在能看得到的只是一個村落的樣子了。
雖然我們要面對真實的稀疏的有些迷茫的村落,但我們心里深深的懷念,還總是久久縈繞在那曾經的村莊里,那里的人群,那里的事情,哪里的莊稼和收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