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1982年開始從事新聞宣傳報道工作以來,30多年從未間斷,年年都有新聞作品見諸報刊、雜志、電臺和網絡等新聞媒體,累計發表的各類宣傳稿件、理論文章、經驗材料、典型報道等約3000余篇,還曾在《南陽日報》發表過頭版頭條稿件6篇,在《河南農村報》、《河南青年導報》、《東方煙草報》發表頭版頭題文章各1篇。據不完全統計,僅從1992年《東方煙草報》創刊至今,在《東方煙草報》先后發表各類宣傳稿件110多篇。
開弓沒有回頭箭,我選擇的新聞寫作這條路,既對我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給我平凡的生活增添了無窮樂趣,帶來了充實豐富,更讓我在寫作中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水平,獲取了豐厚的回報。回顧這些年所走過的新聞寫作路程,我有五點深刻體會和感受。
由工人被聘為國家正式干部。1990年,我因在新聞宣傳報道上成績突出,榮獲了原南陽地委業余新聞宣傳工作一等獎,按照上級的科技人才政策,我被原南陽地委人事勞動局聘為國家干部,按科技人才待遇,由一般的工人身份變為正式干部,正是因新聞宣傳報道的特殊貢獻而獲此榮,也是新聞寫作的結果改變了我的人生,讓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和自豪,從此,我也更加堅定了新聞寫作報道信念,使我在寫作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處處留心皆新聞。我在從事新聞寫作的過程中,這些年,我一直堅持用心去發現新聞線索,不管是開會,下基層辦事,還是與朋友聊天,處處留心新聞線索,發現有新聞寫作價值的消息、故事或新聞題眼,一律記下來,需要深入采訪的在進行專門采訪,然后,立即采寫。比如,去年6月下旬,我在《東方煙草報》發表的頭版頭條消息《身份證》,就是下鄉辦事途中,看到煙農在抗旱澆煙的機井旁邊,對煙用基礎設施的號碼的猜測,經采訪寫成的新聞消息。
了解學習上級政策寫新聞。搞新聞報道工作,必須自覺地加強學習,尤其是對上級的政策方針要了解學習透徹,具有敏銳的新聞眼光,能發現有價值的重要新聞,結合上級的宣傳要點,深入采寫出有份量有價值的新聞,自已不學習,不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寫不出好新聞,看似都是平凡的做法,按學習上級的政策加工提練,就能寫出重大新聞來。比如,1992年國家對企業實行重大改革,提出了要“端掉鐵飯碗,砸爛鐵交椅”,“砸三鐵”是企業改革的重頭戲,我通過對上級政策的深入學習和理解,結合社旗煙草的具體做法,撰寫了“社旗縣煙草公司大膽改革企業用工制度”的消息,內容就是“砸三鐵”,稿子寄到《南陽日報》后,從采寫到發表總共三天時間,1992年2月27日采寫,2月29日頭版頭條發表,而且首次上了地市級報的頭版頭條,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還有在1989年10月17日,發表在《南陽日報》的“社旗煙草重視發展一線職工入黨”的消息,就是我認真學習黨的十三大報告中重視從一線職工中發展黨員,而寫成的新聞稿件。
研讀報紙的欄目寫新聞。多年來,我始終堅持自費訂閱報刊,養成了經常讀書看報的習慣,在看報的實踐中,我注意看報紙的欄目,反復研讀報紙欄目的稿件,并對照欄目撰寫新聞稿件,有的放失的投稿,同時,還圍繞報紙宣傳的重點,有針性地寫稿,這樣,既可提高寫作水平,又能增加投稿的命中率。比如,今年6月24日我在《東方煙草報》“新聞驛站”欄目發表的“煙田巡診”和2004年11月9月發表的“有一群打工嫂”“繁星點點”欄目的稿件,都是圍繞欄目進行專題采寫,僅在“新聞驛站”欄目就先后發表了四、五篇稿件。
勤動筆才能不斷寫出好新聞。搞報道寫新聞是一個苦差事,腦力勞動需要動腦想、動腿跑、動手寫、動眼看、動耳聽等,每天腦子里必須裝著新聞,要不怕吃苦受累去動腿跑著采訪,要用眼多去觀察新聞線索,要用耳多聽有價值的新聞,想到了,跑到了,看到了,聽到了就要勤動筆去寫,不然,再好的體裁新聞也會漏掉,善于動筆勤寫稿件,這是我給自已定的工作目標,幾十年來,我一直堅持動筆寫作不間斷,每周要寫出兩篇稿子,每月要發表5篇稿子,每年要有三、兩篇影響大、份量重、價值突出的稿子見諸報端,我搞新聞寫作的路,就是這樣走出來的。恒心和毅力戰勝了過去動筆的習慣,所以,才年年有新作問世。去年,我在《中國煙草》發表的“五位職工話收煙”一文,榮獲了行業成立30周年征文二等獎,就是搞報道工作的最好豐厚回報。
雖然,我如今已經50多歲了,在新聞報道的路上走過了30多年,但我仍然要在這條路上繼續奮發前行,活到老學到老寫到老,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力爭寫出更多的好新聞,為煙草這個金燦燦事業的明天,奉獻終生,再創輝煌。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