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過節不回去呀?你自己怎么過呢?”
“我這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胖三斤!’”
小趙笑嘻嘻地跟鴻運超市的老板娘打趣道。2013年的重陽節是星期天,小趙跟紅巖市場部其他同事一起沒有放假,這是她進入煙草系統以來的第一個重陽節,也是中國第一個老人節。作為基層一線的煙草員工,他們是沒有節假日的,按時準確地將訂購的卷煙送到零售戶店鋪是他們平凡卻又沉甸甸的責任。
星期天本不是紅巖市場部的訪銷日,但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市場部主任龍建帶領客戶經理一起到零售戶中去走走,看看零售戶們是怎么過重陽節的。
根據客戶經理的記憶匯總,紅巖寺鎮共有21戶60歲以上的老人經營卷煙,他們的子女大多外出務工,為了不成為子女的負擔,老有所為,他們選擇自食其力經營雜貨店,雖然卷煙零售只占雜貨店的一小部分,但他們中間仍然不乏經營卷煙零售長達三十年的客戶。就拿三里鄉片區的老黃來說,他是三里鄉第一戶做起卷煙買賣的個體戶,老黃常常跟我們講起他82年開始賣煙的時候,整個三里鄉只有他一戶時的緊俏生意,對于煙草公司的幾次變動、調整,老黃比最近幾年新進煙草系統的年輕人還要知道得多。老黃的店鋪就他跟老伴守著,當我們來到他的店鋪時他正在戴著老花鏡看報紙。
“大爺,這么愛學習呀?”
“可不是,人啊老了更要多看報紙,不然腦殼都轉不動了喲!”
“您知道今天是重陽節嗎?”
“知道呀!還是第一個老人節呢!”
“呀!您知道得可真多!那您跟老伴是準備怎么過重陽節呢?”
“跟平常一樣,不過讓老伴多燒幾個好菜,喝兩口小酒,老人節嘛,我們也享受享受,過過節!你們今天不放假不過節呀?”
“我們啊,就是專門下來看看您們是怎么過節的。重陽節嘛,我們煙草公司鼓勵員工都要發揮中國的傳統美德,敬老愛老,我們來看看您們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忙的。”
聊天中,我們看到老黃的老伴正在從挖出來的花生藤上摘花生,我們都放下手中的東西去幫忙。老黃說他家的花生前幾日下雨遭了殃,還沒完全長好,但是那小塊地有別的用途就提前挖了出來,不過自家吃也就不講究了,老黃還說他家的番薯今年長得特別好,讓我們下周訪銷的時候一定到他家去嘗嘗。謝過了老黃,我們又繼續去往別的零售戶家了。
在走訪中,我們發現當地老人對于過重陽節更多的是跟家人一起“吃點好吃的”。這個小小的心愿,大多數人家也只能實現后半段,這里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拼,留守在家里的老人只有從自家園圃里采摘些新鮮的蔬菜、應時的果子來犒勞自己。不過雖然不能與兒孫一起過節日,但提及他們在外打拼的成績,老人們總是笑到了心里。
走訪完21戶零售戶晚霞已悄悄地爬上了天邊,在回去的路上,龍主任問幾個客戶經理都有些什么想法。最年輕的小趙說,“以后重陽節還要繼續去拜訪老齡零售戶,雖然不能親自陪自己家的老人過節日,陪其他老年人過節也挺有意義的。”我想這也許就是朦朧地懂得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深刻含義吧。
車窗外地里成堆的麥田桿兒、枝頭上紅透心了的柿子一閃而過,秋風低低地說這是收獲的味道。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