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各級領導都在大力加強經常性思想工作。而談話又是經常性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實踐證明,談話技巧運用得當,就會起到相互之間溝通思想,交流信息,消除隔閡,解決矛盾,融洽感情,達到增進團結的目的。談話技巧運用不當,就會導致話不投機,未談先崩,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經常性思想工作中,要善于掌握談話技巧,真正發揮出它應有的效應。那么,怎樣才能使談話產生效應呢?筆者認為,必須堅持做到“十要十不要”:
一要心中有數,不要無的放矢。談話前要確定談話的主題,明確談話的目的和談些什么問題,必要時可以列出綱目以便心中有數。同時,要對所談對象的思想、工作表現、脾氣秉性、家庭情況和缺點等有所了解,以便增強談話的針對性。還要有信心,要相信多數員工經過做耐心細致地思想教育工作,一定會覺悟過來。
二要放下架子,不要盛氣凌人。就是說要以平等的態度待人,不打官腔,不擺架子,把自己置身于普通員工之中,這樣才能虛心聽取別人的不同意見,取得別人的信任,了解到真實情況,摸到談話對象思想的脈搏。領導與員工談話時,態度要平等,語氣要可親,以此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使雙方處于同志式的平等地位。群眾最反感的就是不尊重人。如果官氣十足,盛氣凌人,雙方雖然坐得很近,但心卻離得很遠。只有平易近人,才能打動和感化人,才能使談話起到春風化雨的效果。
三要客觀公正,不要以偏概全。看待干部員工要一分為二,講評干部員工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把成績講夠,一分為二地把問題講透,分清責任,以理服人。要言之有理,否則,叫人聽了心里不舒服。不管是教育還是批評,談話者每說一句話,都不能信口開河,必須有事實根據。既要充分肯定成績,又要實事求是地指出問題和不足。指出問題力求客觀具體,既不夸大也不縮小,不帶任何“水分”,這樣才能說服對方,使談話對象心悅誠服。
四要啟發誘導,不要主觀武斷。談話時要注意循循善誘,讓其把心里話講出來,即使是過頭的、錯誤的意見也要讓對方把話講完。凡評說他人,首先要說別人的長處,尤其在批評之前,可以先充分肯定他人的優點,然后再慢慢指出其缺點,這樣可以避免對方心理上的失衡。如果先聲奪人,就容易堵塞言路,達不到談話的目的。指出別人的問題,事先要反復考慮,甚至一些細微末節也要弄清楚,必要時還得找人核實。對一時看不準的問題,寧可不談,也不要隨便亂講。
五要教人教己,不要當“局外人”。談話的過程,也是領導直接聽取批評,接受干部員工監督幫助的過程。因此,談話時,要把自己擺進去,推心置腹。對干部員工的批評意見,要虛心接受,誠心誠意地作自我批評。
六要下“及時雨”,不要放“馬后炮”。談話貴在及時。如干部職工工作中遇到困難需要領導支持時,生活中遇到麻煩需要領導幫助解決時,家中出現矛盾需要調解時,同志間發生誤會需要排除時,及時找其談心,解開疙瘩。
七要堅持原則,不要哄騙許愿。提出問題和答復問題要有政策和理論根據,對于正確的意見要支持和肯定,對于錯誤的東西要堅決抵制,不能曲意迎合,哄騙許愿。同時,又要做到以情感人。作為談話者,要真正從關心、愛護、體貼角度出發,把對方看成是需要幫助的人,使對方了解你與他談話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他好,是為了他健康成長,從而樂意接受你的批評。
八要及時回音,不要“石沉大海”。談話中對干部員工提出的問題,領導一定要記掛心頭,認真調查落實,當時能夠解決的可明確答復,當時不能解決的要講清道理、說明情況,需要研究解決的要及時研究、給予回音。對談話對象所提出的想法和要求,要用黨的方針政策、國家局和區局的文件精神去對照,符合條件的就辦,不符合條件的就不要遷就。
九要幽默風趣,不要言辭尖刻。談話時生動風趣的語言、適度的幽默玩笑,可以打破難堪的僵局。作為談話者,對語言技巧的運用相當重要。要言之有方,善于選擇時機,善于掌握分寸。如果板著面孔,言辭尖刻,會搞得下屬非常緊張,無所適從。這樣,談話就沒有說服力,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思想上的問題,別人也不會滿意。
十要寬容大度,不要小肚雞腸。作為領導要豁達大度,既要聽得進好話,又要聽得進不同意見。要不怕反復,不怕麻煩,不要指望談一次話就能解決別人的思想問題,必須承認思想轉變有個過程。要不分親疏遠近,不搞虛情假意,一視同仁地幫助干部員工成長進步。那種唯我獨尊、小肚雞腸的人,是不能團結同志干好工作的。
總之,談話是一種藝術。合理地運用談話技巧,會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預想不到的效果。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