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煙葉收購工作開始了,這一次我們以信息員的身份參與到其中,由于輪崗,在持續六十天的收購期里,每人剛好半個月。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參與煙葉收購,感受頗深,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村里人的作息方式
基層煙站坐落在偏遠而僻靜的鄉鎮里,說到基層,就是最最最小的一個層面了,再往下沒法劃分了。在這里里工作每天面對的就是中國最基本的社會元素——農民了。在這里呆久的人,整個作息習慣基本也都是農村人的生活狀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為這里的夜生活基本為零,天一黑,道路上的人車流基本為零。出了三兩聲狗叫,就再也沒有別的聲音了。
慶幸的是還有網絡,讓我能在工作以外的夜晚,能夠有點事做。外加上我作息時間基本保持早睡早起的規律,況且從小我也是在農村長大,對這里的生活并沒有什么不適應。
二、日趨完善的生活設施
這幾年,特別是近五年內,單位對基層煙站建設的投入力度非常大,各項設施基本健全。唯一缺少的我覺得是應該在食堂里擺放一個液晶電視,因為在其他縣級局都有,能夠讓煙站員工在中午或者休息時間看看新聞之類的電視節目。
在站里,閑暇的時候我跟兩位參加工作多年的站長聊天,說起當年的辦公環境,那真是慘不忍睹,不必說居住,就是收煙過秤也是在外面露天的環境下進行。現在好了,有個封閉式的小房子,雖然也冷,但是相對來說要好的多了。站里面配備了太陽能熱水器,工作完事還能洗洗身上的塵土。更為便利的是,站里宿舍室內有一個廁所,就不必大晚上的跑到室外去方便了,這在農村基本上是最好的待遇了。
三、緊張有序的工作
煙站的工作和我們其他機關不一樣,收購期間的工作是跟著煙農來轉的。在中國,最難解決的就是農民問題,再制度化的東西有時候涉及到農村農民都得另行對待。煙站也不例外,說好的工作時間,可是他們偏偏就是老早的或者很晚的到來。你說你收還是不收?煙站的同事們大都選擇了人性化的工作方式,以來考慮到當日的總收購量,而來是煙農大老遠來了,有的是開車半個多小時才趕過來的不容易。
和煙農打交道與煙草跟零售戶打交道略有不同,由于煙葉涉及到等級的定級,壓的太狠打消積極性,煙農一個個都是臉紅脖子粗,瞪大眼睛不滿意。壓的不狠在工業企業那邊也過不去。定級員夾在中間,也不容易,我就親見有個煙農滿懷怨氣的把煙拉走了,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盡管這樣,煙葉收購工作還是按照計劃穩步的進行著,有時候煙葉收購到很晚,打包的甚至到半夜我睡醒一覺的時候還在工作。那些臨時雇用的幾個工作人員也都兢兢業業,早上都是早早的來到煙站,中午在外面匆匆吃口飯,晚上和我們一樣下班。
四、良好的人際關系
相比整天坐在辦公室里死氣沉沉的對著電腦工作,煙站的氛圍要活躍的多了。煙農會對你這個陌生的面孔問這樣那樣的問題,你家哪的?你多大了?你結婚了么?等等等等。不忙的時候,所有人還會坐在一起嘮嘮嗑,聊一聊村里村外的趣聞。
最有趣的是說到一起車禍,本來是一個沉悶的話題,后來被大家說出笑話來了。第一個版本是一個老師被當地的一個暴發戶開車給撞死了,不到一個小時第二版本出來了說是老師把一個不知身份的人給撞死了。兩者說法大相徑庭,最后大家都說“二里地沒準信兒”,這也難怪各單位在下發公文的時候要用紙質的而不是口頭的。
煙站的技術員對我這個新來的人也是頗為照顧,不懂的他們都竭力幫助,生活上、工作上都豪不例外。由于去的匆忙,我沒有帶拖鞋,站長還親自找人為我置辦了拖鞋,深受感動。在這里短暫的幾天,讓我體會到了同事間的溫暖和關愛,這叫我難忘。
七天是漫長的,也是短暫的,漫長是因為夜晚的寂寥,短暫是因為我覺得這里的工作雖然緊張,但氛圍還是很融洽的。在這里,我學到了很多平時書本上學不到的見聞,近距離接觸了烤房,了解了烤煙烘烤的流程,體會到了煙農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感受到了很多坐在屋子里感受不到的東西。
按照計劃,本來我是要去另一個煙站的,由于臨時變動,我去了北票市北塔子煙站,讓我高興的是我結識了很多平時見過卻未曾相識的同事,他們都將是我一生的朋友,令我感動,讓我珍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