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自覺不自覺的感覺到,心理上過著多種重疊的生活。比如對家的感覺。
第一次感受到想家的滋味大概是1996年,那時還小,第一次出遠門,去市里舅舅家玩兒。沒過幾天,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城市生活就失去了對我的吸引力,舅舅、舅媽上班,安全起見,我自然要一個人呆在家里。慢慢地,開始想念家里的小伙伴,想念田地頭,那棵被我和小伙伴爬的樹皮跐溜跐溜打滑的三叉小樹,想念媽媽做的夾著麥秸香味的烙餅,甚至開始想念一臉嚴肅的爸爸身上的漢味兒……那時候的我是完全由著自己的性子,想家了就回家,盡管當時給舅舅撒了謊,留了個紙條說爸爸接我回去了,但自己的小愿望還是成真了。
而今,只身一人在青海已經兩年有余了,從最初對麒麟灣泉水的欣喜,中心廣場上空飛曳的風箏的欣羨到邁入煙草大廈的無知,匆忙奔赴平安驛的好奇,再到彩虹的故鄉的平淡,最后直至調到市公司的忙碌,日子就這樣不經意間過去。慢慢地,對于外界反應遲鈍的我,又開始體會到了想家的滋味,并且這種感覺與日俱增,也深深滴體會到了“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的草窩”所蘊含的情愫。如今,老家應該是春天氣息漸濃,楊柳嶄露鵝黃了吧;田地里,冬小麥也從沉睡中醒來,伸了伸懶腰,開始成長了吧;這時候,鄉鄰們也開始整理辣椒苗床,開始育苗工作了吧。
重疊的想家滋味,使得我更有彈性去處理這件事,至少不會再去撒謊,撂下一切直奔家去了,但小愿望也不那么容易實現了。
推開宿舍門,有點涼,放點音樂,開始洗漱、整理、坐在窗前翻書……就這樣重復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