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國傳統佳節,無論路有多遠,無論刮風下雨,也都阻斷不了回家的路。但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每到假期結束,還是要匆匆而別。幾天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的情景,轉眼間,就又變得冷清了,讓留守的父母適應不過來。去年春節過后,母親與父親小聲的說:“希望我們平時也能常回家看看”。母親的一句話道出了空巢老人的心聲,也讓我鼻子酸酸的。
中國有句古話,叫“父母在,不遠行”。然而,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許多人因為掙錢、工作、獲得更好的發展而遠赴各地,越來越多的家庭只留老人空守。因此,春節也就有了它特殊的意義,也就成了一年中難得的家庭團聚時刻,讓留守父母平時孤寂的心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筆者了解到,人到老年,對精神生活的渴望很大一部分是希望能與人交流。有部電視劇中曾播出這么一個片段,一位獨居在家的老人一月內因同樣的小事幾次打110找民警,問及原因,老人說,我只是想有個人跟我講幾句話。這個片段生動地描述了當前社會中不少人為了外出打工等,忽略了和父母感情交流的實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盡孝要提前,行孝要常態,春節過后,作為子女,切記也要常回家看看。
幾年前,一首“常回家看看”因為表達出的樸實親情而迅速紅遍神州大地,引起了千萬家庭中老年人的強烈共鳴,并傳唱至今。孩子們平時可以常回家看看,成了老人們的最大期待。今年的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樸實無華的歌詞直達人心底,將父母之愛表達的震撼人心,舒緩的旋律又深情的將這種愛慢慢的流淌,再次牽動著游子之心。
當然,現實生活中人所處的環境各不相同,能力也有大小,但在孝敬父母的態度上,心應該是相同的。即使許多人因為工作或距離的原因很難做到常回家,但一個電話、一句問候,都能讓父母倍感溫暖而舒心。常回家看看即使不入法也應該是我們社會的主流,因為有永恒的親情在召喚;愿常回家看看成為生活的自然色,成為孝老敬老的常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