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經歷著人生的各個階段,不同的年齡段都賦予我們各自的成長經歷。我們學會了妥協,明白了謙卑。不再是不達目的不罷休,不再是與人針鋒相對,不再是事事錙銖必較,僅僅是是非成敗付笑談中的淡然和達觀。
二十弱冠,學會了向別人妥協。二十之前,可能經常為了一個問題與別人爭得面紅耳赤;看到、遇到不公的人或事都會怒發沖冠,定要分出是非曲直;聽說別人升官發財,總會想是否存在走歪路、發邪財的可能;學習中沖鋒在前、永不服輸;工作中與別人明爭暗斗、好不快活;生活中喜歡聽好話,哪怕以二十歲的情商也早已能聽出其中的虛偽色彩和恭維之意,聽到不同的真實的聲音反而瞠目而視、拍案而起。二十之后,很多事情都可以理解為“浮云”。這時的我們仿佛才頭一次正視自己的人生應該是什么樣子,才真正發現我們所希望的美好在哪里,才意識到所謂幸福不再是言情小說或電視劇中的那般簡單和唾手可得。都說人生六十即為耳順之年,聽別人說什么都“耳順”。二十之后,雖然別人說的話聽起來或許還不那么“耳順”,但是我們學會了不做聲。這種不做聲,有時是一種默認,有時是一種旁觀的冷靜,有時甚至是一種圓滑世故的處世態度。這就是二十歲時的成長,歲月讓你學會了用妥協的姿態,來面對往昔那些我們認為不可能妥協的事情。
三十而立,學會了向自己妥協。年少輕狂,誰人不曾意氣風發、豪情萬丈,誰人沒有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凌云壯志,誰人不想橫刀立馬、齊家治國平天下。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殘酷的是,而立之年,豁然發現——其實自己沒有干出什么豐功偉績,甚至連一個能被稱為人生閃光點的事跡都未發生過。這時的我們也許還只是默默無聞的職員,但不會再怨天尤人。即使看到當年與你同時進單位的同事平步青云,仍會自得其樂地原地踏步,還會“阿Q”地說,人各有志,踏自己的步,讓別人飛黃騰達去吧。三十之后,不再沒日沒夜地干革命、忙工作。我們更多的學會了向自己、對別人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再回首看看那些埋頭奮斗的小年輕,你會想:想當年,我也這么干過。三十歲,我們學會了寬容自己,寬容自己的失敗、錯誤,也寬容自己的碌碌無為。
四十不惑,學會了向生活妥協。四十之前,我們可能給自己規劃了很多美好的藍圖。比如二十成家、二十五有車有房、三十事業有成、三十五環游世界。可真正到了四十歲,你會發現有些夢想成真,有些仍舊是空中樓閣。不管怎樣,你都會以一種最平實的心態面對生活。你學會了珍惜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一邊領悟一邊自嘲,平平淡淡才是真。四十歲時,再拜訪同學,看到他的豪宅跑車,內心一陣風起云涌。很快,你拍著他的肩膀說,你小子這兩年運氣就是好,過得不錯呀。回家后,照樣會把老婆煮的小米粥喝上兩大碗,說,日子就像這小米粥的味道,平淡中透著醇香,沒有油水但是吃著實在。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每段人生我們都學會了妥協些什么,但這種妥協不是退讓不前、自甘現狀的麻木消極,而是一種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人生境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